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职校商务英语教学计策论文(第2页)

10 次下载 2 页 331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此外,在高级阶段的商务学科课程的选择上,重视其内在逻辑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看作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的结合,即在基础阶段仍保留相当数量的通用英语课程,如综合阅读、基础听力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这是由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现实决定的。此外,由于学制只有三年,因此在以通用英语课程为主的第一学年结束后,同时进行商务英语课程(如商务阅读、商务写作等)和商务学科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等)的教学,这倒和俞建耀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或许我们应该在商务英语课程伊始就同时开设相关学科知识课的入门课,这样商务英语才有同步服务的对象”,“商务英语课程如果伴随并为商务课程服务,其重要性即刻凸显出来,学生学习动机大增。”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少研究者提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基于工作过程、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基于需求分析、以典型技术为主线、以就业辅导为导向,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是上述指导思想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专业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设置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一方面可以参考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做法或者前述的三种课程设置模式,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种模式,吸收其先进理念;另一方面也应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笔者就此提出以下三大原则:方向性、实用性和社会参与性。

  1课程设置要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商务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是包括贸易、金融、管理、投资、旅游、外事等在内的业务和公务活动。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制只有三年,不可能在课程内容上面面俱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明确培养方向,如对外经贸大学的本科商务英语就分为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两个方向。只有方向明确之后,课程设置才有目的性。这就需要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大量调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然,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而非狭隘的旅游英语、金融英语培训课,所以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今后在接触新的、自己不熟悉的工作岗位时,能主动学习、迅速适应,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课程设置要实用这里的“实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课程设置要考虑符合学生的特点,照顾教学的可行性;二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要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匹配,即“就业导向”。如前所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所以课程设置中必须保留一定的基础英语(通用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并且要做好从基础英语向商务英语的过渡、商务英语课程和商务学科课程之间的衔接。后两点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关键。保持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和工作需求匹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也有利于高效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这就需要在知识类课程上注重贴近实际,不断更新;在技能型课程上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类实训,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3课程设置要调动社会各方面人员的参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这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也要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在做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征求企业管理者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意见,甚至邀请他们直接参与课程的制定与实施。这样既与时俱进地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也是前述课程设置实用性的体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