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互联网企业文化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6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注重“微创新”

  举个例子,在今天,虽然“微博式微”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微博开放式的广场交流属性,依然让它成为一个最好的传播平台。它的普及是因为拥有独到的技术吗?当然不是。微博之前博客已经风光了好几年,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每天都写2000字的博客,可能用户会一个月或者一周写一次。但是,微博在博客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微创新,就是缩短了字数。140字的限制降低了所有人的门栏。在今天的阅读快速化社会,这140字满足了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同时,微博也对新闻和资讯的产生方式产生了颠覆,它让每个人都拥有发声的“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微博的游戏里来。这对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甚至对新浪自身都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看,我们或许觉得微博的幼稚。但是这个小小的改变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完全不一样的经济效应。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周期也有一个小步快走的原则。具备核心功能的产品在用户的使用反馈中,甚至是骂声中才会更贴近用户的使用需求,才会更接近最佳状态。产品有许多的构成环节,如果满分是1分,但是每个环节都只做到0.8,最终的结果是0.8乘以0.8,总分是0.51。

  因此,物贵在精,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极致。什么是极致?产品和用户的最大契合,就是极致。而这种极致只有在不断和用户接触、吸取反馈才能实现。硅谷的创业公司里,年轻的创业者极具产品经理精神,企业的目标也会集中聚焦在产品上。这种精神,可能太务实、太实用主义,没有宏大的战略,但是,世界上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不都是从一款产品开始的吗?反观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创业者缺乏胆量和气魄,大家对大企业趋之若鹜,却绕道躲避尝试创新开发新产品。我们对失败缺乏宽容的价值观,导致了大公司不愿意创新,小公司的创新最后却是做了铺路石,探路者。所以,小公司同样不愿意创新。美国出来一个新的团购,我们就有了一个“百团大战”的局面。在企业内部,评论家的高谈阔论不如实现产品的落地。因为战略不管如何宏大,最终都是需要去用产品打开市场,打动用户,顺利实现产品价值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消费者的消费并不都是理性的,选择一款产品,抛弃一款产品都是在点点滴滴积累的用户体验中得到的。这些点滴积累,离不开产品的微创新。互联网产品需要打磨、经营,细微的改变只要足以打动消费者,都具有无限的价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