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论儿科学见习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2阶段则强调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能力,将前一阶段的以教师为中心改为学生唱主角,主要采 用课堂小讨论的形式。每次以一个系统疾病为专题选择病 例,由学生分组准备,主要为归纳病例特点,进行诊断与鉴别 诊断分析,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教师对学生的发 言作简要评述,着重于一具体病例的临床思维和推理过程, 并启发性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或者与学 生一道进行讨论,变“灌输式”教学为参与式、提问式、辅导式 教学。

  二、教学效果

  学生出科成绩由3部分组成: 考勤、临床技能(包括物诊 操作、病历书写)及笔试成绩。出科考试侧重于病例分析,本 级学生在病史采集、归纳病例特点的能力,诊断、鉴别诊断的 推理层次、逻辑思路、判断与文字表达上达到低年资住院医 师的水平;出科考试时病例分析的正确诊断及处理率有明显 提高;且在出科考试采用考教分离的条件下,本级学生儿科 成绩明显高于往届,且优良率高于本届其他学科的成绩。

  三、体会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科知识是认 知的客体,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的媒体教师的 教授质量是制约学生学习进程和效果的外部因素,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才是学生学习是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内部因素。结合 以往教学的经验,我们在本级学生带教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包括典型病历的选择、学时的安排、幻灯片的制作、68名学 生特点的分析,并重视每组实习后经验的总结及学生意见的' 综合,力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经验是:要想带好 教学,首先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基础理论知 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强烈的教学意识和热心带教的精神,并 对教学目的、内容吃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

  第二 ,带教前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 生交朋友。平时在教学中多提携落后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另外,低年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专业思想尚不巩固,所以, 要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

  第三,在教学中联系医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将会大 大提高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牢固树立献身医学的 志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进 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 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液体疗 法”章节是学生反映的难点,又是我们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 采用教师示范讲解,每一学生对一实际病历制定补液计划, 当堂课上逐一指出、纠正学生的问题同时尽可能运用先进 的教学手段(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等),增强学生感性认 识和学习兴趣第四,加强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尝试各种 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自得、自学成才。

  第五,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带教中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加强职业道德、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救死 扶伤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身应具备高尚的医德、规 范的行为准则,才能言传身教,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