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2 干预措施:
1)、减轻工作压力,实施人性化管理: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努力营造温馨、安静的病房护理环境,为护理人员创造优质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科学安排护理工作,护理管理人员要与护理人员协商、沟通,尊重护理人员的意愿,合理排班。护理人员加班后要安排休息,保证其体力和精力的恢复。管理人员要与护理人员多沟通、交流,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需求和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考虑其意见,对于好的建议要予以采纳。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教育,努力为其争取进修、考察和晋升的机会,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3]。
2)、增大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支持,特别是护理人员遇到问题和纠纷时要勇于维护护理人员的权益和安全,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护理人员工作出错时要多于其沟通,询问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要粗暴的采用训责或扣奖金的方式处理问题,增大对护理人员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有所依赖,减少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3)、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人员自身应加强应变和自我调节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自己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同时要提高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尤其是护患关系的处理,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了解患者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4]。
4)、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全社会要学会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的劳动成果,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历,注重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使其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护理人员的辛苦劳动。医院可以适当给予护理人员精神鼓励和物质补偿以及进修、晋升的机会,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护理人员面临诸多心理问题,需要医院及社会给予关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风险,提高其社会地位,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促进医疗护理事业的不断平稳向前发展。
[1] 季雯.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08,10(5):48-49.
[2] 黄丽君,曾秋莲. 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3): 156-157.
[3] 刘娟,原琳琳.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42.
[4] 贺秀莲.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