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政治的双淘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第6页)
8 次下载 6 页 1059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汉武帝对仲舒首次对策的言论大感兴趣,进而提出“力本任贤”的方略的策问。董氏以权位的占有并非逸乐之事发语,再次强调秦政致亡、武王以治的基本原因,在于君王“上心所加”:用吏或是用贤。从而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同上)提供一个“贤士所关,教化本源”的寄寓场所。
仲舒的言政对策,又引出武帝对政治哲学的关注,期望有进一步的阐释。对此,董氏强调,“天人之征,古今之道”,而圣人行“天令”之命,质朴之性务必教化,人欲之情应予节制。于是,顺命、成性、防欲成为王者大本。就此而言,他申述了一条由“明天性”、到“自贵于物”、再到“知仁谊”、“重礼节”、归之干“安处善”的政治治理递进程式。
董仲舒的三次对策,除了系统地向武帝推销伦理政治构想外,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政治治理的原则措施抉择上。从武帝的反应与仲舒的期望来看,是有相当距离的。仲舒以天的威慑性作为伦理政治的“护驾使”,试图由此在政治生活(同时也是伦理生活)领域,普遍推行“孔子之道”。但他的旨趣并不为武帝全面接受。首策的讨论,武帝仅对“更化”感兴趣。所以二策请专对“力本任贤”的政治举措策问。尽管三策又再次返于政治哲学主题,但明显武帝对“大一统”的兴致高干伦理政治的系统设计,这从武帝政策的具体实施上可以看出,此处不予论列。或许这注定了孔道原则起政治修饰作用而无法落实的命运。
但是,就伦理政治理论建构的进程而言,董氏已可打上句号。原因在于,“务为治者”的伦理政治构想,在理论上由天做了合一式涵摄而达到伦理政治同构同化;在实践上从孔、孟、荀的官学疏离进至仲舒的国策咨询,并发生效力。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发展趋势探析论文
EDA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探析
EDA技术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网络发展趋势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综合治理浅谈
配电带电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发电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中的工作创新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论文
探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的优秀论文
浅谈成品油的二次配送与管理论文
浅谈好的管理的要点
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研究银行业跨境经营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