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论《长生殿》审美意象的异质同构(第3页)

本文共计49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牛郎织女意象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最早产生于西周时代,至汉代已初具规模,至魏晋南北朝时广为流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牛郎织女神话以浪漫的情调、幻想的意境、超现实的叙述,为人们展示了牛郎织女这一对有情人始终不渝的爱情历程。《长生殿》中牛郎织女双双出现或织女单独出现、被提及有十一次,分别是《传概》《密誓》《神诉》《尸解》《见月》《怂合》《雨梦》《觅魂》《补恨》《寄情》《重圆》。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而在《长生殿》中牛郎织女意象具有更丰富的叙述功能和审美意蕴。首先,牛郎织女意象类似于诗歌中的用典。在剧中,可以看到李杨与牛郎织女两个故事的重合。如果说金钗钿盒意象主要是写实的功能,那么牛郎织女意象则是充分发挥了写意的功能,从而使作品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自由转换,有了更深广的叙事空间。其次,牛郎织女意象在《长生殿》中反复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赋予了牛郎织女更丰富的意蕴,那就是牛郎织女不再仅仅是忠贞爱情的象征,而且牛郎织女也是二人爱情的见证者,是二人爱情的促成者,没有牛郎织女也就没有李杨二人最后的团圆。

  在第一出《传概》中写道:“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在这一出就直言天孙(也即织女)是李杨爱情的见证者,是他们爱情的重续者。牛郎织女意象是与金钗钿盒情缘不可分割的,是自始至终结为一体的。在《密誓》中牛郎织女意象第一次正式出现。李杨二人双双设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此后,牛郎织女或双双出现或织女单独出现,每次出现都见证李杨爱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密誓》中,牛郎织女对李杨的爱情是抱着观望态度的:“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绾合。”而在《神诉》中,织女听闻土地诉说杨玉环的痴情与悔过之意,于是打算助她归仙班,但对于李杨的重续情缘却仍在考虑观望之中。《尸解》中织女传旨给杨玉环,准许她复归仙位,居蓬莱仙山,为二人的重合打下了基础。《怂合》中牛郎织女双双出现,二人争论,织女认为李隆基薄情,不愿成全二人情缘,但在牛郎辩解之下,织女最终同意:“他若果有悔心,再为证完前缘便了。”《觅魂》中李隆基派道士上天入地去寻找杨玉环的魂魄,织女感于李隆基的一番真情,为道士指明杨玉环之所在。《补恨》中织女方知二人彼此情深意厚,于是有了《重圆》,织女捧玉旨而来:“准天孙所奏,鉴尔情深,命居仞利天宫,永为夫妇。”

  牛郎织女意象实际上整体见证了他们的情定、情专、情悔、情思、情圆的过程,正是由于织女的帮助,他们才得以重续前缘,永为夫妇,在此意义上,牛郎织女意象、钗盒情缘、李杨爱情三者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总之,《长生殿》中,钗盒意象、霓裳意象、牛郎织女意象三种不同质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紧密的有条不紊的意象体系。在戏曲的结构意义上,它们起到了贯穿场面、联络主角、推动情节的作用,增加了剧本的结构穿插之美。在意境上,通过这三种意象或平行或交叉的时隐时现的叙述,形成了《长生殿》广阔深远的诗意境界,营造了《长生殿》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蕴,同时也充满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在题旨上,这三种意象体现了洪 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终极思考。

  参考文献

  {1} 孙敏强.试论孔尚任“曲珠”说与《桃花扇》之中心意象结构法[J].文学遗产,2006(5).

  {2} 营之梅.情缘终归虚幻[J].戏剧之家,2006(4).省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