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论《长生殿》审美意象的异质同构(第2页)

本文共计49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无疑,金钗钿盒这一意象贯穿了李杨二人爱情的开始、发展、波折、巩固、深化,他们的情爱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祛除贪欲、不断进行净化提升,逐渐合理化的过程。钗盒意象在剧中连接了爱情,促进了情节的发展,加强了全剧的抒情气氛和诗意境界。

  二、霓裳意象

  霓裳意象即《霓裳羽衣曲》,在剧本中出现或被提及共有二十出,也是《长生殿》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闻乐》《制谱》《偷曲》《舞盘》《骂贼》《弹词》《重圆》等七出中以演奏的方式出现过。在《传概》《合围》《窥浴》《惊变》《情悔》《神诉》《私祭》《仙忆》《改葬》《觅魂》《补恨》《寄情》《得信》等十三出是通过人物之口提及过。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是唐代音乐的代表作,乐调优美,构思精妙,在唐宫廷中备受青睐,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之乱后,宫廷就再没有演出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一代名曲《霓裳羽衣曲》竟然也寂然不传矣。可见从历史来看,《霓裳羽衣曲》这一物象本身就有一种历史的盛衰兴亡之感。霓裳意象在剧中主要隐含着历史与人事的变迁、兴衰荣辱。

  在第一出《传概》中提到:“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可见作者是把霓裳意象与李杨爱情的变迁、大唐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十一出《闻乐》写嫦娥派人召玉环梦魂听《霓裳羽衣曲》,“使其醒来记忆,谱入管弦。竟将天上仙音,留作人间佳话。”在这一出戏中,《霓裳羽衣曲》把天上事与人间事串联在一起,使全剧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此后,《霓裳羽衣曲》由天宫来到人间。第十二出《制谱》写杨玉环根据回忆谱成霓裳新曲,《霓裳羽衣曲》成为杨玉环赢取爱情的一个砝码,成为李杨二人爱情甜蜜的见证。第十四出《偷曲》写李暮慕名偷曲,以华清宫的豪华以及月下歌舞的婉妙显示大唐盛世的欢乐祥和景象。第十六出《舞盘》写贵妃祝寿,李龟年领梨园子弟按谱奏乐《霓裳羽衣曲》。此一出意味深长,一方面显示了大唐的隆盛气象,另一方面写出李隆基通过杨玉环的曲中妙舞对她更加宠爱,表现了李隆基由情不专到专一的过程。

  第十七出《合围》中安禄山讥笑唐天子:“等不的宴华清《霓裳》法曲终,早看俺闹鼓鼙渔阳骁将反。”于是有了第二十四出《惊变》,李杨二人正无限温情之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霓裳意象见证了他们的甜蜜爱情和盛世景象的轰然倒塌。李隆基被迫仓皇出逃幸蜀。第二十八出《骂贼》写安禄山当权,唤梨园子弟吹奏旧日《霓裳》曲,此时的《霓裳》又见证了叛贼的猖狂得志。这其间无疑包含了浓重的兴亡荣辱的伤痛和感喟。第三十八出《弹词》写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以卖唱为生,他“把霓裳御谱沿门卖”,自月宫传下的仙曲,如今竟沦落到街头卖唱小曲,可怜可叹。在李龟年的弹词里,唱出了李杨二人“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揭示了动乱的原因是李杨二人的过于纵情纵欲。

  第三十九出《私祭》写永新、念奴、李龟年和李暮在动乱之后偶然相遇聚到一起,他们都是《霓裳》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永新、念奴大发感慨:“《霓裳》一曲到得流传,不想制曲之人已归地下。连我每演曲的也都流落他乡,好伤感人也。”正是一曲《霓裳》把几人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感与兴亡之感融为一体,寄寓了作者“乐极哀来,垂戒后世”的寓意。第四十出《仙忆》写月主娘娘向杨玉环索取《霓裳》新谱,而杨玉环提起《霓裳》竟潸然泪下,此处的《霓裳》包含着杨玉环无限的思念、哀伤和无奈。第四十七出《补恨》、第四十八出《寄情》、第四十九出《得信》都一再提到说:“八月十五,月中大会,奏演《霓裳》,二人可相会。”此处的《霓裳》充满了李杨二人无限的憧憬与期盼。第五十出《重圆》写李杨二人终得团圆,月宫中奏起《霓裳》,二人在《霓裳》曲中实现了他们永恒的爱情。

  可见,霓裳意象贯穿全剧始终,在今昔对比、天上人间的对比中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与人事变迁、美好易逝的感慨和悲凉。《长生殿》中的历史兴亡之感,其实“并非是具体地对于明王朝遗民式的追忆和感叹,而是跨越历史时空,对于沧海桑田、人世变换的感伤和慨叹”{2},所以,霓裳意象所传达的历史兴亡之感,是跨越历史时空的深刻感悟,包含了历史的虚幻无常,又包含了人生的峰回路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