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正文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83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观念淡薄

  目前,各高校管理者在教育观念意识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片面的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及学生理论水平高低来体现。因而,不重视、不提倡、不鼓励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另外,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度要比理论教学大,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还需要有专业教师的组织,甚至要协调校外的相关实习实践单位。教学组织者教师为了减少麻烦避重就轻,不搞实践教学或将实践课安排在课程快结束时,造成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脱节,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最后,学生自身不重视实践教学。由于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对实践教学忽视,学生对实践教学更加冷漠。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较差,实践参与程度不高,即便参与也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理。不能深入理解实践的意义,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起到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国际市场营销学这类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在教学管理者忽视、教学组织者逃避,学生无兴趣的情况下实践教学被严重禁锢。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在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开展营销实践的'人才。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师资水平。要求任课教师了解国际市场发展态势,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娴熟的营销技巧。因而,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实效。但在高校的师资力量中,大多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师都是取得专业学位和教师资格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都有较好的理论素养,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另外,一些学校虽然充实了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但大多都是专职的实验教师,他们主要负责实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且本身并不具备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知识,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仅起简单的辅助作用。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缺乏的是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双师型”教师。这也使得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3.实践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在各高校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除了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以外,也在尝试开展实践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案例教学和实验室、实训两种教学方式。但这两种教学方式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效果也不够理想。课堂案例教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对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帮助不大。实验室、实训方式由于受各院校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在资金投入、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普遍存在着投入资金有限,设备更新慢,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营销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实验室实训的作用发挥有限。

  另外,实验教学考核不到位是导致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的另一个原因。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市场营销学都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成绩考核上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实践环节不加考核或考核比例不大且实践的考试内容较随意,创新性不足,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得不到根本的提高。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更新实践教学观念

  为深化《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首要在于更新高校实践教学观念。在教学管理者层面、教学组织者层面和学生中间都要重视、提倡、鼓励实践教学,从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调整学时分配。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制定实践教学要求。适当压缩理论课时的比例,提高实践学时,特别是对于《国际市场营销学》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比例应进一步达到50%。二是提供实践保障。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在给予资金的扶持的同时,满足实践教学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同时还要在政策上向实践教学倾斜,提倡和鼓励教师尝试实践教学,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三是监督实践教学开展。一方面,通过设立实践教学监管部门或指定实践教学开展规章,在制度侧面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常态化,监督教师按时合理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学分上进行改革,提高实践学分的比例,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环节,督促学生参加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