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
3 次下载 2 页 296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民族兴旺的艰巨任务。新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些新世纪少年儿童,他们有着勤奋好学、自信、活泼向上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缺点:如自私、懒惰、孤僻、不团结、自理能力及自学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这些缺点使他们不能承受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稍微的挫折都可能使他们一蹶不振,知难而退,甚至使他们丧失生活的信心。像这样的少年儿童,长大后怎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茁壮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新世纪儿童出现以上缺点的原因。
1.从家庭教育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十八世纪就曾提出教育儿童要坚持早期教育,使儿童的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就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而面对当今的.社会,许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就一味的溺爱放纵。“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便一定能得到,他心里想做什么事情,也一定要做”。许多父母自己热衷于打牌赌博,时常撒谎、骂人、家庭的耳濡目染对孩子身心的潜移默化作用最大,他们种下苦果,后悔莫及,但却不知自责,反而抱怨于子女,甚至埋怨“孩子太刚愎,太自是”。他们使孩子“变成了恶劣的儿童,却又幻想他们长成善良的人”。
2.从社会角度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冲击。例如,当今社会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金钱关系比较浓厚。有一则报纸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北京有一位母亲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就给孩子买了一张〈〈白毛女〉〉的电影票,让孩子去看。看过之后,当妈妈问到他的感受时,孩子却说:“哼,那杨白老也真是的,欠人家的钱,人家催他他还不还,黄世仁那么有钱,让喜儿嫁过去,就嫁过去呗”。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一切的今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怎能不受影响?
3.从学校角度看,有的偏向智育;有的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有的往往流于配合形势,工作表现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应急、应时式思想教育;有的片面地进行文化知识灌输,往往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从而忽视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学校这个教育部门要想改变其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要使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进步,关心周围人的疾苦,关心集体的荣誉,关心社区的公益,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祖国的命运,以此促进传统美德与仁爱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而塑造和优化学生人格,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做为学校要注意潜移默化、培养关爱精神,具体方法如下:
1、融于教师的师德影响之中
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之爱,应该比父爱更坚实,比母爱更柔细,它是一种凌驾于一切爱心之上的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它不但有助于唤起被关心和被爱的意识,还有助于唤起学生关心与爱的意识。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教会学生“学会关心”的前提,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关心学生家庭,关心学生心理变化,关心学生学习,多与学生谈心、家访,如夏季的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放学时,家长都陆续把孩子接走,当我从办公室出来时,天已黑透,可是教室的灯还亮着,我走过去,看见琼一个人在画画,我只好把琼带到宿舍,可能是她不好意思,我感到她在我的住处很拘谨,我不时地跟她说,在这里跟在自己的家一样,当然,我们分工很明显,我做饭,她写作业,吃完饭,琼的家长还没来接,我主动送她,在路上,问起她的家庭状况,她吞吞吐吐地说,父母离异,她跟爷爷奶奶过,奶奶年纪大了,爷爷又多病,奶奶还要照顾爷爷,哪有时间关心我。知道这些后,我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同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对她格外关心,帮助她复习功课,陪她聊天,同时,她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也爱说话了,在班里处处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另外,集体活动多身体力行,多为孩子创设互助、互学、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师爱启迪生爱,使学生从师爱中意识到友爱是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