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的情感方式技巧及演奏技巧论文
本文共计45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胡演奏的情感方式技巧及演奏技巧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胡演奏的情感方式技巧及演奏技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拉奏二胡的时候,熟练的技巧十分重要,没有技巧的演奏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水之泉。如果技巧过于生硬,缺乏情感的注入,拉奏出来的曲子同样会缺乏感染力。演奏音乐作品必须具备充沛的情感,以塑造一定的意境为主,这才能够让听众充分沉浸其中。音乐的两大重要特征是声与情,声,即声响,情,即情感,只有声情并茂,才称得上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
二胡;情感表达;演奏技巧;
引言:
二胡是一件中国传统民族拉弦乐器,又有胡琴的雅称,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盛行于西北地区,渐入中原。千年之后,随着制琴技艺不断的改进,二胡的构造也更加地科学精美,呈现出来的音色更为悦耳,也更具表现力。二胡音色细腻、悠长、典雅,演奏起来如泣如诉,有如空谷幽灵。横比开去,类似于小提琴,同样的音色多变,曲调悠扬。直至今日,二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多种音乐形式的融合,在保留原汁原味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有发展。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得以创新发展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过于重视西式演奏手法,而忽略了保留传统乐曲的风格,出现了不中不洋的尴尬情况;又例如对于西式演奏手法技巧模仿痕迹过重,以至于失去了二胡音乐本身的传统艺术特质。在所有二胡作品里面,能够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最突出的就是戏曲风格一类,它糅合了传统戏曲要素,使二胡技巧得到有效扩展。综上所述,要弘扬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承上启下地完成传统音乐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将传统戏曲元素和二胡演奏技巧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听众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二胡自古以来就是戏曲舞台的传统伴奏乐器,同时也是戏曲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烘托与抒发戏曲中的情感演绎,让舞台氛围以及戏曲演员的演绎更为完美细致。要达到二者的合而为一,对二胡演奏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即需要深入地融入戏曲的情节氛围与拥有成熟的演奏技巧。二胡是一门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弦乐,在戏曲历史里面占据着非同一般的位置。而二胡演奏所需要的技法、音色以及演奏技巧,是要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达到胸有成竹的状态。
一、二胡演奏技法在戏曲伴奏中的运用
(一)二胡情感表达特殊技法
二胡的演奏技法一定要符合戏曲剧种的特色,不然的话没有办法将戏曲的特色展现出来,更加别谈体验戏曲唱腔的独特美感了。很多戏曲剧种的伴奏乐器都是二胡,这就要求二胡演奏者要做到配合该剧种的特色,从而完整地将戏曲的情感抒发、情节冲突与地域风格体现出来,让戏曲表演的情和二胡演奏的声合而为一。充当伴奏角色的二胡演奏,跟一般的乐曲演奏不同,自有一套运行法则,配合各种不同的剧种,完整地将其风格表现在观众面前。尽管二胡曲和戏曲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艺术表现形式,然而这更加需要专门的二胡演奏技巧来进行伴奏,突出戏曲的感染力,形成鲜明的特色。在此之外,二胡的演奏也必须与戏曲唱腔的程式相符合,一言以蔽之,二胡只有采取特殊的演奏手法,才能够将要伴奏的戏曲剧种的特色完整地表现出来。
(二)二胡的情感表达
戏曲的伴奏可以恰如其分地将戏曲的唱腔与曲调给衬托出来,不管是柔情似水,抑或是情深似海,又或者是悠扬感伤,都可以通过二胡演奏巧妙地将情感烘托到位,这种特有的伴奏乐器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在二胡独特的伴奏形式中,通常有板头,过门等,再加上特色鲜明的配器,歌以咏之。伴奏乐器的音色不同于演奏技法,它的特色鲜明,以至于人们可以根据独具个性的音色就能辨别出具体剧种来,这也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所独具的迷人魅力。再详细一点,就是可以通过特定的伴奏乐器与演奏手法,加上舞台上的乐音配器,大致上就能够分辨出这种剧种的名字,或者是唱腔门类。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伴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剧中的情感色彩也会在根本上发生实质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