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罗蒂“无镜哲学”对传统基础主义的批判(第2页)

8 次下载 2 页 252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针对基础主义者的质疑,罗蒂反驳到“世间何曾有过绝对的基础、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善美所构造的梦想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我们都应该放弃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拼尽全力能够得到的只能是我们“合理地期望拥有的东西”。我们能够做的也必须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对话、交流来获取有效信息,正如罗蒂所言“对话和交流是探究真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祈求于绝对,将自己置身于“绝对的安全之镜”之中。

  因为,如果对话取代知识,知识就不必再寻求形而上学的基础,而只是以赞成、忍让的品德来探求通畅的交流,也就是说将对话的达成通过伦理道德的规则进行,并达成一致。

  因此,知识的目的不是追求客观性而是要达到协同性,而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一种参与协同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参与者的论断事先符合形而上的设定即先验的准则,而是寄希望于参与者达到“相对的、暂时的和大多数的一致”,这一看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弥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

  三、结语

  这样,哲学就不再如之前的传统哲学那样,具有审判官的权威或奠基地位,而更像是一个文化批评家。知识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对话双方尽管秉持不同的理论意见仍然可以通过协同、说服、忍让等达成一致,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倡导对话、交流的今天,罗蒂的知识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M].三联书店,1987.

  [2]理查德·罗蒂,黄勇译.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理查德·罗蒂.哲学与未来[J].张国洪,译,国外社会科学,1994,(4)

  [4]Richard Rorty “Objectivity ,R elativism and Truth”.Vol,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张石金.论罗蒂对传统真理观的批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