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子宫内膜超声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绝经前妇女的超声检查内膜厚度以10mm为临界值,以此来判断内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预测其阳性值,为诊断性刮宫统一依据。根据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得出,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9例增生期子宫内膜,61例为单纯型增生,11例为复杂型增生,15例为不典型增生。不同病理结果的患者平均出血时间不同,其中复杂型、不典型增生的出血时间较其他两种类型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围绝经期患者出血时间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可能大,应引起重视,注意子宫内膜癌疾病的发生。另外,超声影像学检查不同病理结果的增生特点也有不同的变化。各增生类型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其超声特征不同,我们可根据子宫内膜厚度、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判断患者子宫病变情况。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借助超声影像学检查,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子宫内膜增生不同确定患者病理类型。

  参考文献

  [1]区霞晖,白洁,叶明,等.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阴道超声影像学特点与其病理关系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3072-3073.

  [2]张进先.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74-175.

  [3]甄颖颖.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8):164-16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