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探讨贵州苗族的家庭伦理道德(第2页)

本文共计50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社会民俗中专门有爱幼的内容

  贵州苗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忌,即犯忌讳的语言和行动。这些禁忌主要是为了保护某些方面不受侵犯而使之神秘化。这些禁忌鲜明地体现在贵州苗族人的爱幼方面,如世居在贵州的苗家人特别忌跨小孩头顶,认为那样会使孩子长不高。

  显然,跨越小孩的头顶从科学方面看与能不能长高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像这样的行为却有可能对小孩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或侮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在道德方面和实际行为中是受到谴责和制止的。日久天长,忌讳跨小孩头顶就成了苗族人不得违反的禁忌。

  (三)贵州苗族人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

  作为长辈,做父母的以身作则,向下一代口口相传家里家外的生产、生活礼仪法规和知识技能。如果子女在苗族村寨里举行的关于生产、生活、礼仪的活动中显示了良好家教,父母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由衷的高兴。贵州苗乡的人们也重视让自己的下一代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为了搞好当地的教育事业,让孩子们都能入学读书,苗族人尽管大多并不富裕,也不管自家是否有孩子要上学,都非常愿意从家庭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修缮学校,认为这是对后代子孙有利的值得赞赏的好事。有的人实在经济困难,出不起资,也愿意出力。贵州苗家人还很十分敬重孩子的老师,在苗族村寨学校里,只要是老师,不论是本民族的还是外民族的,都会受到格外的尊重和关心。

  无论何时,老师走到苗族村寨人家里,家家户户都会把他们当上宾招待。

  三、倡导、坚守“平等”是贵州苗族家庭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贵州苗族家庭关系中,平等是一项基本的处事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的人际交往及族际往来上。

  (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贵州苗族家庭一般不超过三代。在这个小家庭里,有一个主要负责人,一般由成年男子担任,其他各个成员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家庭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过成年成员的磋商。每个人都必须按社会分工参加生产劳动,重活由青壮年承担,较大的孩子也有带领弟妹、打猪草、砍柴、看牛等义务。财产的继承,按传统习俗由原财产所有者的儿子平均分配。家务都由家里的老人主持,直接管理和分配事务则由家庭妇女中的一人负责,重要收获物如粮食实行集中管理,煮饭分开吃,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外买卖东西。

  (二)贵州苗族在恋爱婚姻方面讲究平等

  贵州苗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歌为媒的谈情说爱风俗。青年男女在节日或农闲时,会在各自村寨的固定地点和其他村寨的异性对歌,以寻找理想的伴侣。对歌时,无男尊女卑的'区分,大家站在相互平等的立场上先问对方的姓氏、婚否。若是同姓,则仅以兄妹相称。如已有对象,一般不会夺人所爱。苗族群众这种婚恋平等现象存在的原因,一是苗族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着一种原始平等的传统,即“有族长无君长,有贫富无贵贱”,这些因素构成了男女恋爱和婚姻平等的社会思想基础;二是由于早期的部落或民族战争,男子事武功,女子事农耕,各自都在养家立业的进程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得苗族家庭中妇女理所当然地享有当家作主的一席之地,从而决定了男女大体平等。也正因为恋爱、婚姻过程中的男女平等,所以苗族家庭大都温馨和谐,夫妻相敬如宾。

  (三)贵州苗族人民热爱和平,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处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不论哪个朝代,都找不出苗族主动侵占其他民族土地、强占其他民族财富而引起战争的事例。相反,他们认为朋友越多越好而敌人越少越好,这种朴素的观念渗透在贵州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世世代代都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平等、真诚地对待其他民族。虽然自己历史上曾受过种种歧视和镇压,但他们都能以宽大的胸怀和气魄来处理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始终没有失去自己以祖国利益为重、以平等团结精神为贵的民族优良传统。

  四、“自由”的伦理观念在贵州苗族家庭生活中表现突出

  贵州世居苗族由于受社会历史、宗教观念、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民族的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像汉族受封建礼教束缚较深,因而在家庭生活中构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由观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