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高校公务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本文共计30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校公务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在阐述高校公务卡改革的现实背景、意义及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公务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对策建议 公务卡

  一、高校公务卡改革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改变了原有的财政资金的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支付专户,将各项资金由国库专户直接支付给收款人。这种国库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使财政部门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控,但是监控单位现金支出的具体使用情况却无法得知,在授权支付额度范围内不能得到有效监管。另外,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只有支付金额和收款单位确定后才能走“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不能实现“钱货两清”,造成小额支付不便。

  为了解决现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现金管理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开始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卡是一种贷记卡,实行公务卡结算后,高校原使用现金和普通银行卡结算的零星商品购买支出,改由公务卡结算。具体来说,在职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透支消费,在还款期限内按照相关财务制度报销,财务部门通过财政授权支付程序,将报销人款项还回公务卡。

  采用公务卡结算,有利于高校财政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推行公务卡制度后,学校财务处结算中心可通过网络核对公务卡消费,包括消费时间和消费金额,财政部门可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持卡人的消费信息进行监控。这样从源头上限制了虚开发票、多开发票以及凑票报销现象;公务卡结算,还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公务卡消费代替传统的现金结算,持卡人在进行公务消费时,无须提前办理借款,也不需要从银行支取大量的现金,简化了报销手续,同时控制了现金管理风险;公务卡结算方式同信用卡一致,消费日至还款期间一般为25~55天,免息期内,高校相当于无偿使用金融机构信用资金。同时取消了单位预借资金,降低了高校资金的占用成本,所以公务卡结算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高校实行公务卡结算存在的问题

  (1)公务卡持卡人使用意识薄弱

  高校推行公务卡结算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教工缺乏对公务卡结算业务的了解,用卡积极性不高导致的。部分教职工,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受传统观念影响,更习惯于采用现金结算,对于透支消费方式较为陌生。即便学校统一为教职工申请办理了公务卡,部分教职工外出消费时也不习惯采用,甚至有些卡都没有开通。另外,有些教职工认为公务卡消费虽然方便,但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审批手续繁杂,有时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财务处办理报销结算,超期还款又会收取滞纳金,因而不愿使用。

  (2)公务卡受理环境受限

  从推行公务卡结算教职工的反馈信息来看,公务卡结算环境尚不成熟。根据公务卡结算规定,公务消费支出的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等都应使用公务卡计算,但在某些领域,比如购买火车票、汽车票以及部分农副产品尚不能使用。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POS机安装覆盖率不高,还有一些小商店,商家由于安装成本和交易手续费而不愿意安装。结算环境受限给教工消费和报销都带来不便。例如,生物和环境专业的科研人员外出野外考察时,有时在边远小店零星采购所需物资较为方便,但这些小商店一般不具备刷卡条件,只能以现金支付,若租车前往附近具有刷卡条件的商铺采购反而费时费力。若高校财务在报销时采用一刀切,严格按照公务卡制度要求全部使用公务卡结算,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公务卡结算无法从根本上防止

  持卡消费相对于现金消费,使公务支出更加透明,可以杜绝部分发票上的行为,如凑票报销现象。但是在某些环节上还不能完全透明,如某些商家为了促进销售,增加客源,会在公务消费时给对方多开发票,部分老师也乐意给刷卡人一些回扣。另外,使用公务卡消费,对于持卡人的消费行为只能通过事后审核和监控,即在报销时才把公务卡消费的明细信息反馈到国库支付系统,无法做到事前及事中的控制。例如,要接待专家,老师在结账时使用公务卡,但这顿餐费到底有没有浪费,无法保证。所以,公务卡不能完全防止公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