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审美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36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网络文学审美研究论文
引言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成长为我国文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文学的出现以及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独特的审美表征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文学是顺应了时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这种文学形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学载体,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并不是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都可以被称为文学,网络上的文字也有文学与非文学之分。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经过几次修正,有学者认为,符合以下三个特征的文字可以算作是网络文学:第一,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将已经存在的纸质文学作品载入到互联网中;第二,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相关的文字;第三,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这是从技术领域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的定义。广义上,网络文学指的是运用网络这个媒介进行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文学形式;狭义上讲,指的是一种超文本文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平面感,使得文学变得立体化。虽然我国的网络文学出现的时间比较长,也催生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文学作家,但是我国的网络文学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
(一)互动性的审美方式
网络文学的欣赏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网络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利用网络联系到作者,向作者提问。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BBS小说《风中玫瑰》就是一部读写互动小说,体现了网络文学的互动审美特性。互动性的审美方式相对传统的文学而言,是一种完全的变革与颠覆。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将自己带入一个虚拟的时空幻境中,在这个环境里去经历各种事情。当然,这种体验也蕴含了一种复杂的心灵感受,实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在互动性的审美空间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被模糊了。对于读者而言,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作品发表见解,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补充,创造出一些符合自己审美取向的新文本,这种功能是传统文学阅读过程中不可能实现的。对于作者而言,作者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小说,也就说明他构建了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渠道,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可以得到读者最迅速的反馈,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更趋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互动性的审美特性,使作品变成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共同创造的结果,实现了写作和阅读的民主、平等发展。
(二)快感式的审美体验
相对于传统文学形式而言,网络文学的要求较低,并没有太多硬性的规定,比如题材随意、字数随意、形式随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网络文学拥有了传统文学所没有的活力,展现出一种另类的生活气息,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走进文学殿堂的广阔空间。在平民化的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创作者体验的是一种存在感,一种可以畅所欲言的快感。网络作者常常以谐趣幽默、充满个性的语言,用明快的节奏以及清晰的结构将文本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也不必去深究文字中的含义,只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宣泄情绪以及放松身心的目的。网络文学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文字消解了传统文学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让进入到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人们可以产生最简单的快感体验。有人认为,这种体验的层次较低,不能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也谈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快感和美感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美感是建立在快感之上的。对于阅读而言,只有首先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乐趣,才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从而产生一种阅读的美感。比如网络上的很多诗歌作品,究其本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并不符合诗歌创作的要求,但是优美的语言以及网络便捷的阅读方式可以让读者在短暂的阅读中产生片刻的精神享受,也为阅读美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