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论文(通用8篇)(第3页)

本文共计188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是单列的课程,对实验教学也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各实验课程的要求及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实验考核办法。实验考核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应对挑战和考验的能力。实验考核的效果可反映学生对待平时实验课的态度,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春邦,杨婉身,马恒东.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65-67.

  [2]夏兴有,潘信吉.优化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J].实验室科学,2004(1):90-91.

  浅谈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论文 篇3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被广为应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脑和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手可以使大脑更加明智,而脑也可以使手更加灵活.”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动手实践活动,体会到学习与实践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有意创设或富有立体感的问题情境中时,学生会情绪高涨,富有想象空间和超常的思维能力,进而表现出以往所没有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例如,在讲“圆锥的侧面积”时,教师可以用剪刀把围成圆锥的纸片沿着圆锥的母线剪开,向学生展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那么是否可以根据上节课的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圆锥的侧面积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扇形的纸片卷起来,能否得到一个圆锥模型?通过创设问题,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最后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体学习的引导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证明“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剪刀和硬纸片,然后给出特定的边长,让学生在硬纸片上画好两个三角形,并用剪刀把三角形剪下,把这两个三角形叠放在一起,最后发现三角形重合,从而得出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是全等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在实践教学环境下,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帮助制作教学工具来强化实践教学.在制作教学工具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

  三、加强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强化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研究、共同实践的学习形式.“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差异,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实践和讨论,能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样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合作意义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三人小组,让其中两个学生通过移动事前准备好的圆,第三个学生记录这两个圆所形成的位置关系,完成之后,进行组内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分析讨论,最后研究得出结论:圆与圆的位置存在以下几种关系: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务必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