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适应

本文共计59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适应

  大学毕业生是青年的佼佼者,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素质水平的高低、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本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适应是紧密相连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适应状况,而社会适应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素质水平,因此,本文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素质及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一方面为毕业生进一步的社会适应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提供依据。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及社会适应状况,我们以山东为点,对近五年来步人社会的443名大学毕业生(男生249人,女生194人;综合类78人,师范类136人,医学类69人,理工类110人,农林类等5O人;毕业一年的93人,两年的147人,三年的114人,四年的44人,五年的4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每题得分范围1~5分,得分≥4分为高分,得分≤2分为低分,全部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的素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最高的素质是道德品质,均值在4分以上。低分率为2%,高分率为61.9%。其中,事业心和责任感一项低分率为1.8%,高分率高达89.9%。良好的工作作风低分率为1.8%,高分率为85.1%,家庭责任感低分率为7.7%,高分率为68.6%.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低分率为9.7%,高分率为65.4%。事业心和责任感既是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有近9o%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或比较强,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能把社会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作风方面,前些年的调查对大学毕业生有些看法,认为有些毕业生好高骛远,服高手低,工作不安心。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5.1%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作风是“严谨、踏实、肯干”。这说明多数毕业生都能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这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价值观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是多元化即多种价值观并存。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5.4%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说明多数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问题日益增多,人们的家庭责任感日趋淡化。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8.6%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有强或比较强的家庭责任感,与对事业、工作的责任感相比差2O多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大学毕业生“先立业后成家”的现代观念有关,也可能是部分毕业生还没有成家的缘故,还可能是他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结果。但从总体上看,多数毕业生的家庭责任感还是比较强的。正因为多数大学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把握自己,倾心事业、关心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素质是比较高的。

  综合能力素质均值为3.50分排在第二位,低分率为11.1%,高分率为17.4%.其中独立生活能力低分率为9.1%,高分率为72.2%,独立工作能力低分率为9.5%,高分率为68.8%,社会适应能力低分率为12.O%,高分率为61.4%,人际交往能力低分率为16.9%,高分率为59.4%,科研能力低分率为22.8%,高分率为51.7%,创新能力低分率为31.O%,高分率为42.9%,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分率为38.O%,高分率为40.4%。以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一般并存在着不平衡性,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相对较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或较差,这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

  身心健康均值为3.38分,低分率为16.0%,高分率为29,6%,其中挫折忍受力低分率为6.4%,高分率为73.4%,身心健康状况低分率为4.1%.高分率为81.9%。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比较好的,其挫折忍受力也比较强。这说明多数毕业生经过一定社会实践的锻炼,在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已基本达到社会性成熟。

  知识水平均值为3.31分,低分率为18.9%,高分率为28.6%。其中牢固系统的专业知识低分率为15.2%,高分率为56.7%,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低分率为35.6%,高分率为44.4%.以上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学识水平还存在不少问题,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正象有的研究指出的那样,大学生“专业素质偏低,非专业素质浅薄”。①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回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都曾提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学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