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高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工程论文

7 次下载 3 页 363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工程论文

  摘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在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编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传统的工程领域相结合,培养可以进行各个层次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开放、立体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创新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和实训教学平台。同时也要不断探寻新的专业管理路径,以科学管理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高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工程论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软件技术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层次、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上,坚持“瞄准岗位设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将社会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坚持“瞄准职业能力搞教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案例教学法”;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着力建设教学、服务、科研“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有效地构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基础。2015年与武汉慧众聚成合作开设ACCP软件工程师班,共同培养软件工程师。同年软件工程专业获得安徽省质量工程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定位就是在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编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传统的工程领域相结合,培养可以进行各个层次软件开发的复合工程型人才。

  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学生为根本、学科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的原则,构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教学平台,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结构,推进精品。

  1.完善培养方案。依据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移动互联网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定位,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将突显课程结构模块化、块内课程群组化,分模块、分群的特色,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通过本模块体现基础的“厚”。专业技术课模块: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另外在每个课程群中增加企业课程模块,通过聘请外教、企业专家承担与市场或工程结合紧密的相关课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主讲工作,并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授课质量。增加的企业课程模块包括:Android软件开发、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网络系统架构等课程。通过本模块体现出“多方向”。技能拓展模块:主要包括WAP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Linux-ARM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等课程,通过本模块,体现出应用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

  2.优化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和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onlearning)。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通过项目设计将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分为三级:一级项目为:课程设计、综合项目设计、创新项目设计;二级项目为:软件算法综合设计、整个培养计划是以一级项目为主线,二级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等核心课程为基础,将核心课程教育与对应的专业整体统一起来,强调以软件工程项目复现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成立小组,从头到尾参与到工程化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一级项目中课程注重以单元知识点为基础,利用实训巩固知识点内容;二级项目在单元实训的基础上实现串联,让学生针对具体工程进行程序设计,三级项目在二级项目基础上,进行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对实训和程序设计内容进行整合,按照工程项目开发流程进行完整的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知识(Knowledge———专业知识)、能力(Ability———分析与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高效管理项目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创新素质、团队素质和敬业素质)的培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