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产品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分析(第2页)
本文共计30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 情感引导
Jon Kolko曾说:所谓交互设计,是人与产品、系统或服务之间创建的一系列对话。从实质上讲,这种对话既是实体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如果合理地应用隐喻于交互设计中,能使原本中性的交互界面情感化、性格化,与用户产生情感层面上的共鸣,使用户对交互信息的接收由被动转为主动,而这种表达越符合用户逻辑、贴近现实就越容易让用户理解,甚至不用再学习。就如这款名为iBooks的图书阅读APP界面(如图3所示),设计者以图书摆放于书架的表现形式来代替图书菜单的单调罗列,这种隐喻的表现让用户体验变得更具真实感。其阅读交互界面更是仿照了书本的形式(如图4所示),并在滑动翻页的行为过程中配合以卷角翻页的动画反馈,将用户导入到原始的阅读情境。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用户对阅读行为的认知,让人与产品、系统之间的交流无障碍化并富有情趣。
三 交互设计中隐喻的应用原则
1 隐喻意象的选择应恰当
在交互设计中,隐喻的应用基于本喻体之间的联系,设计者通过喻体的意象形态来激发用户的思维,使其将这种思维加注于对本体的认知中。如果能选择合适的隐喻意象,就能增加用户在交互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感,降低认知难度,让用户觉得整个的体验过程是理所应当的。这要求设计者在意象的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逻辑思维等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到用户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避免选择与这些因素相违背的意象,得到用户在观念上的认同。
2 交互系统的隐喻应具有整体性
交互系统的建立取决于多种设计元素的协调作用。元素的基本属性决定着它们在系统中所能实现的功能意义,其中可视性的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最容易被引入隐喻,比如形态、色彩、纹理等。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好如何利用这些元素属性,合理地将其组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有用并被用户接受的交互系统。然而,好的设计不应仅从视觉上带给用户美的享受,还应从交互系统的整体性上出发,给用户以引导和帮助,例如在触摸式界面的交互过程中通常会配合以动画、灯光、触感等元素,这些元素同样可以带有丰富的隐喻,给用户带来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将用户二维的交互体验带入多维空间。
3 交互设计中隐喻的使用应适度
隐喻能帮助设计者表达设计意图,但过度使用隐喻会给用户体验带来蹩脚感。设计者往往容易陷入隐喻的“泥潭”,为保持交互系统的整体性或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强加隐喻,这反而给用户的认知增加了难度。这种为了隐喻而隐喻的表达事实上已经摒弃了隐喻的本质。除此之外,隐喻的过度使用还表现为隐喻的过分具象化。Alan Cooper在他的书中写到:“寻找过分具象的隐喻就像为你的飞机寻找一台动力强劲的蒸汽机,或者像找一只矫健的恐龙当坐骑一样。”在交互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隐喻是借助相似相关性来引导认知的,而不是将现实场景搬入虚拟世界,过分具象化的表达只能将用户的思维限制在对现实场景认识中。
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能帮助设计者与用户建立交流,化解日趋复杂多样的产品功能形式与用户认知思维之间的矛盾;在传达信息、塑造行为和引导情感等层面上丰富着用户的交互体验。在隐喻的应用过程中应遵循适当选择意象、保持系统隐喻整体性、适度使用隐喻的设计原则,以帮助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将隐喻应用于交互设计中,并逐渐演化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表达方法。对于交互设计而言,隐喻的潜能是无穷,它仍需设计者们继续探寻发现。


合同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
java开发参考文献
java最新参考文献
java的英文参考文献
java英文参考文献
最新Java开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java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java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java程序员年终总结(精选15篇)
实用艺术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单独保护路径论文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效果研讨论文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浅谈我国传统艺术线性特征研究论文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转型升级研究论文
探讨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相关性的论文
动画角色造型中艺术形式的影响论文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下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论文
艺术中专生启蒙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