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电气自动化 > 正文

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构建(第3页)

19 次下载 3 页 527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10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应有专门的报表管理系统,提供报表生成工具,具有全图形的人机界面、所见即所得的功能、电子制表功能,能方便生成各种表格。报表系统的功能和操作完全与微软Excel兼容,能够实现二者文件随意转换。并可通过WEB系统提供xls格式的报表文件下载。

  4.11数据镜像与WEB浏览功能

  通过正向隔离装置可将内外的所有历史及实时数据导至外网,并可通过图形界面人工设置需要导至外网的数据。系统提供强大的WEB数据浏览服务,在MIS网的工作站(Windows95、98、NT、20xx、XP)上,通过使用IE浏览器,可以浏览与调度员工作站风格完全一致的电力图形、实时数据、实时/历史曲线、电力设备信息等。管理员可以设定允许访问该WEB站点的地址范围,并对禁止访问的用户给出警告。

  5、系统建设方案

  5.1系统总体模式

  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位于调度中心自动化机房,采用统一处理、统一维护、图库一体化的方式。根据基础数据来源的不同可实现部分实时数据、部分准实时数据的混合数据模式。同时系统应具备遥测、遥信、遥控的功能。

  5.2基础数据获取

  目前系统暂考虑不直接采集一次设备的数据,而是通过数据转发的模式从现有的EMS系统、TMR系统、节能管理系统、用电集抄等系统获得所需的数据。在现有的EMS系统及节能管理的系统内新增配网转发厂站,新建转发顺序表,通过101或102规约将数据转发给配网自动化系统。待配变监测的TTU、FTU上来之后再增加相应的前置单元实现对配网数据的直接采集。

  为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转发厂站采用串口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网络互联。

  5.2.1从节能管理系统获取数据节能管理系统是配网自动化信息的主要数据来源,由于节能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准实时的数据(时间间隔15m),可以采用定时召唤的102规约(电能量规约)将所需的遥测量数据转发给配网自动化系统。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速率及通道带宽,建议根据不同的片、区设置多个转发厂站。

  节能管理系统位于客户服务中心机房距离自动化机房的线路距离超过100m,两个机房间放有一根8芯的单模光缆(已用4根),可以考虑在客服机房加装1台终端服务器、1台单模光收发器;在自动化机房安装一台单模光收发器,利用现有光缆剩余4芯中的2芯实现2套系统间通信的物理链接。

  5.2.2从EMS系统获取数据EMS系统可提供配网的实时数据(时间间隔5~8s),可以采用101规约将所需的遥测、遥信量数据转发给配网自动化系统。

  由于2套系统都在自动化机房可在EMS系统前置机柜安装1台终端服务器,将EMS系统内外终端服务器转发的数据IP打包后通过超五类网线传送至配网自动化前置系统。

  5.3建设思路

  本系统由公司自筹资金建设,系统建设一步到位固然很好,但会使公司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建议采用整体考虑、分布实施的思路来开展系统的建设工作。整体考虑即系统的运行模式按最终模式考虑;分布实施即在实施过程中暂时只上配网调度工作站和维护工作站,其余工作站可利用系统的可扩充性和集群技术的“滚动升级”待日后逐步建设。

  5.4后期建设实施思路

  精简版的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毕且运行正常后,在资金较为宽裕的情况下可分批、分期的购入3台历史数据服务器,利用集群技术的“滚动升级”逐步的将暂时替代历史数据服务器的4台PC工作站替换下来。

  替换下来的PC工作站首先考虑建立独立的报表工作站,其余的可靠考虑城区、城郊、配检中心及95598等远程工作站的建设。

  系统整体设计规模建设完毕后可以依据系统的运行状况将报表工作站的PC机更换成性能更加强大的服务器。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3-20xx)[S].

  [2]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电监安全【20xx】34号)[S].

  [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DL/T516-20xx)[S].

  [4]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30-1992)[S].

  [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S].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