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中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第2页)

15 次下载 3 页 366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为此,我校初中部语文组开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实践很有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探究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变的敢说、能说、会说。

  2、通过指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探索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提高教师语文教学素养。

  4、形成学科特色。结合课题研究的进行,更新和拓展原有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内容,对各册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专题进行有效的补充,扩大口语交际教学的时空,初步形成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特色。

  5、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快学校教育科研的步伐,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中学”是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其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其可塑性非常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他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的。基于此我们对该课题的界定如下:

  1、中学口语交际即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环境和口语交际活动,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能力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明交际素养。

  2、让不同不愿张嘴的同学愿意张嘴变得敢说;让敢说的变得能说;让能说的变得会说是我们的出发点。

  3、找到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们所要做的。

  3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研究的内容。我们要学习前沿的与之相关的理念、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实际找到适合自己学校适合自己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为更好做好此项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开会研讨决定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4.5——2014.7)

  1、召集课题组成员,并邀请专家、学校进行过课题研究的教师及全体初中部语文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探讨课题的可行性,申请立项,搜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负责人邹卫东、李霜)

  2、课题组成员开好小组会统一思想,明确分工。(附后)

  3、制定“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实施方案,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管理评价体系。(参与教师座谈商讨)

  4、搜集材料组织学习,培植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

  (二)研究阶段(2014.8——2015.2)

  研究初期(2014年8月—2014年12月)

  对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搜集资料,确立研究的具体策略和研究步骤。(调查报告形式、座谈形式 丁曰民负责)

  研究中期(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在课题研究中要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熟知研修方案,精心设计个人研修计划。

  2、整合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结合自身实际、学生实际上设计口语交际课,在实践中摸索思考。

  4、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做好个案研究追踪记录。

  5、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日记,开展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活动。

  6、按中期部署,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研究后期(2015年4月----2015年5月)

  1、深入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深入探究口语交际的教学原则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与策略;构建中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形成口语交际评价方案。

  2、与周边有同样研究方向的兄弟学校交流,以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3、收集整理资料,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在专家指导下安排下一阶段事宜。

  4、总结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参与研究教师撰写论文,参与研究教师上汇报课。

  (三)结题阶段(2015年5月)

  资料汇集,整理档案,完成结题报告,争取顺利结题。制定“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计划,指导今后的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