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医学的性质特点论文(第2页)
1 次下载 2 页 219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主体性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主体性,可以从认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描述。不仅认识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具有主体性。
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具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比如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就体现了这一点。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给医生在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即患者角度来看,中医始终将人体看成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人”,而不是“物”,充分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主张从人的自然、社会、心理属性高度统一中来认识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中医学所对待的患者不是单独的、个体的人,而是与自然、社会、他人构成一个整体的人,患者社会活动和所处社会地位、经济、劳动、风俗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医要关注的。
而西医学所依赖的科学主义,在他们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把人体活动当成物理、化学和机械运动,而不是将他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现代医学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等。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