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化学与生活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338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高中,生源较差,学生多数是重点中学录取选拔后留下来的学生。所以,学生总体素质不理想,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参差不齐。造成当前农村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二是学法不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化学的亲切性和真实性,缩短与化学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情绪高昂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活化导课的方法

  1.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导入法

  传统课堂往往会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来导入新课,在初高中内容衔接不够严密的情况下,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做铺垫,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导课应有的作用。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氮的固定》这节内容时,笔者通过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图片的内容是: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一位农民在努力地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可是没过两天地里又长出了杂草。学生看到这情境,马上沸腾了,纷纷议论。有的说,最怕这时候了,地里的草怎么都除不完;有的说,我们的清洁区也一样啊……这时,笔者问:“在我们这个地方,这种情况是不是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学生答:“不是!只在夏天,因为雨水多,阳光充足。”“非常好!农村有句谚语叫‘雷雨发庄稼’。我们知道雷雨不但发庄稼,也发植物。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豆子不用肥,连种几年地更肥。’为什么雷雨可以发庄稼?为什么连种几年的豆子地更肥?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氮的固定来寻找答案。”又如,学习《盐类的水解》时,展示农民给庄稼施肥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提问:“你知道肥分损失的原因吗?”笔者讲解:“很多同学都有给庄稼施肥的经验,我们现在用的肥料绝大多数是化学肥料。当然为了延长肥分,我们也经常用老祖宗的办法:用草木灰混家禽粪便沤成肥料。但你见过用草木灰混合化肥使用的吗?为什么灰粪相混损肥分?学完这课你就会有答案。”很明显,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了解课堂内容的积极性,为随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效果。

  2.抓住本地社会热点新闻的导入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中,利用当地社会热点新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熏陶,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在学习《爱护水资源》的内容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设疑:“2013年7月,我们贺州市在全国各大媒体小红了一把,全国多家媒体在那段时间轮番地报道贺州。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播放视频———贺州市发生水污染事件。文字说明:广西贺江上游被监测出有害物质,贺江广东封开南丰段出现鱼类死亡现象。县政府已向贺江、西江沿线下游群众和自来水厂发出紧急通知,停止饮用贺江受污染水源,不要食用贺江鱼类等水产品。广东省环保专家已赶赴封开指导处置。污染物及其污染源尚在进一步调查中中。笔者讲解:“那段时间,很多同学家里的生活用水受到了影响,假如这样的事情得不到制止,贺州的水体就会被严重污染,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水资源。”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利用电视广告创设情境的导入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