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发表必须做的十件事(第4页)
15 次下载 4 页 715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你对文章进行修改是为了向之前的审稿人和编辑意见做出反馈,并且将其改善为一篇足够发表的文章。作为一个新学者,可能很容易因为负面的评论和决定而感到沮丧。事实上,审稿流程也并不完美,因为不是每一个审稿人都是被审文章研究领域的专家,也不是所有的编辑最终都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给出了合理解释。但审稿人确是这样的一批人——在你文章发表后最可能读你文章的那些人,所以他们的意见是对于你的文章论点是否阐述清楚的很有价值的指标。同时他们能发现绝大多数读者看你文章时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所以即便他们的意见有时并不是那么有理有据、或者并不像专家所言,这些评论也会给你修改文章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审稿过程是一个标准流程,所以你也该视之为如此。当收到审稿意见和decisionletter时,仔细阅读,想想你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可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是写作的修改,还是需要新的分析,需要新数据?如果新数据是必要的,那么你可能要考虑是否值得花时间获取一轮新数据。在一个人的学术生涯中,有时候等待是可以接受的,有时候也许经不起等待。你或许可以找到其他替代方案,在这些研究方案中,目前的数据已经足够支撑文章发表(这样文章的修改就仅剩写作和分析了)。不论是哪种情况,审稿意见都是非常有用的,请将之视为读者看到文章后的反应之缩影,然后好好修改文章。
最后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有些决定仅仅是需要你多与编辑做相应沟通。如果decisionletter或审稿意见中的某些关键点是明显错误的,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些意见以有礼貌的方式反馈给编辑。我不建议在收到decisionletter或意见的10分钟后就迅速回复一封没有礼貌的邮件。此处其实是再次体现合作之优势的地方,因为学者们可以共同商量出一个委婉而有效的回复。先将审稿意见放在脑海里思考一下,随后再做出回复会有效得多。
上述方法仅适用于大部分问题来自于decisionletter和审稿意见错误的情况,并且这些问题仅通过写作和分析就能得到新的修改版本。如果你需要收集新的数据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那么指出编辑的错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如果最初的拒稿原因仅仅是因为编辑对文章的错误理解,请再尝试上述方法获得发表机会。当然,和编辑说明这些问题的时候,请记得虚心承认是自己没有在初稿中没有将问题阐述清楚。因为人们对于“是你错了,我的文章应该被发表”这样强硬的态度通常是无法心平气和接受的。作为总结,我想说一些其他相关事宜。我意识到今天所给出的建议大多是对于实证性文章而言,因为在我的研究领域中,大部分都是实证性文章。对于那些发表在Compass Journal的观点性文章也同样适用,当然你也可以参考Michael Bradshaw的“why and how to write a good review article”的演讲。Greg Maney的“how to survive the review process”的演讲也很有参考意见。他的很多观点与我今天所讲述的建议相符。我们的不同观点可能说明获得审稿经历的途径并不唯一,你可以都参考看看,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和做法。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用,祝大家在文章发表过程中一切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