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和苏南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第2页)
本文共计64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苏北民间舞蹈:热情豪放,粗犷大气
苏北地处江苏北部,与山东、河南、安徽等北方城市相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苏北地区并不属于江苏,而是和山东并归为同一个行政区;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江苏省的基本势力范围才被划定下来,苏北才被正式划分到江苏的地理范围之内。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苏南地区相比较,苏北和中原地区的连接更为紧密,所以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较大;再加上战争期间大批中原人口陆续涌入,从而为苏北的民间舞蹈注入了外省舞风,表现出了热情豪放、粗犷大气的风格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下肢的运用
在舞蹈表演中,上肢动作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用来传情达意;而下肢的动作则多用来表现舞者的活力与激情,下肢的动作愈是丰富、强烈,就越能够让观众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力度。受中原文化以及北方舞蹈的影响,苏北的民间舞蹈一般都比较注重下肢的运用,多是在以步伐为主导的状态下开展舞蹈动作的,强调下肢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的牵引和带动,以表现出热情豪放、粗犷大气的舞蹈风格。例如,徐州民间舞蹈《鲤鱼戏花篮》中的“端腿小跳”这一动作,就是演员用下肢运动来带动全身运动的。在舞蹈的过程中,演员脚下的步伐和动作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左右脚始终都在交替进行,这种状态常常被描述为“脚部套脚部”的运动状态。在这一舞蹈动作中,一条腿被称为主力腿,另一条腿被称为动力腿,主力腿在不停的跳起,而动力腿也要不停地跟进,从而在一动、一端、一跳中表现出了劳动人民顽强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这种双脚双腿密切配合的舞蹈形式体现出了苏北地区民间舞蹈对下肢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民间舞蹈动作的粗犷大气和热情豪放。
2.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表现
苏北地区热情豪放、粗犷大气的舞蹈风格还体现在“长线条”以及“大幅度”的肢体运动路线。长线条自然会产生大幅度的动作,而大幅度的动作也必然会形成长线条的运动路线,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总之,“长线条”“大幅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舞蹈路线的简洁性与明朗性,主要表现为大幅度的直线型的“Z”形路线,这和苏南地区民间舞蹈的“S”形路线完全不同。例如,《邳县落子》中的“拔泥步”就是“长线条”与“大幅度”的动作代表,此动作在行进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的是直线型的“Z”形路线,不仅各节拍间的步履十分紧凑的,而且动作步伐的幅度以及相互交换的空间也是较大的,从而加大了舞者身体对空间面积的占有,保证了舞蹈动作的长线条,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苏北人民干练豪爽的民风性格。
3.对武术元素的借鉴
受自然灾害、频繁战乱以及政治迫害等的影响,大批中原人口不得不举家随迁到苏北地区,为了谋生,这些流浪人口只能在街边靠杂耍卖艺为生,且这些技艺都带有一定的武术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从武之人还专门到苏北地区进行武术表演,久而久之,这些武术动作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苏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动作,两者也开始进行不断融合,这也更加突出了苏北民间舞蹈豪放大气的风格特征。
如《邳县落子》中的“昭君骑马”、《睢宁落子》中的“碾子步”等都是在借鉴了北方武术动作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带有鲜明的武术色彩,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演绎着苏北地区豪放、朴实的舞蹈地域特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舞蹈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江苏民间舞蹈整体具有南“婉”北“放”的地域风格特征。本文对江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特征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家对江苏民间舞蹈的理解,而且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整体民间民族舞蹈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春.《江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现状透视》.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04).
[2]刘同春.《浅析当代江南舞蹈创作发展》.舞蹈,2010(08).
[3]刘同春.《广场舞蹈“海安花鼓”的动律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2).
[4]刘同春.《江南舞蹈中的女子形象》.舞蹈,2011(11).

土木工程房建工程质量论文模板
循证护理模式在喉癌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论文
护理论文的书写要求
综合护理干预对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论文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护理过程
手术室护理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探讨论文
院内感染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论文
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的论文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
医学SCI论文发表的准备工作
如何发表省级医学论文
SCI期刊论文发表步骤
如何让一篇论文成为可发表的期刊文章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论文发表
园林职称论文发表
广东省佛山市2016年卫生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教师发表职称论文的基本要求
护理职称论文发表写作要求及技巧
职称论文发表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