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音乐发展的影响探析(第2页)

本文共计40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计算机技术在音乐制作上的运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否认,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可采用的素材与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众所周知,首先是电子乐的发展使音乐家们可以不再依赖乐器,而是使用先进的创作软件进行创作。著名的软件如Cakewalk,CooI Edii2000等,不但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进行创作,还集成了MIDl接口,可以直接将电子琴等乐器的输出在电脑上转化成乐谱,而多媒体技术更是为作曲家提供了超越以往各种乐器的创作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与软件技术的结合方便地提供了多轨录音、混响、合唱、回声,失真及自动吐音等多种功能与音效,避免了使用昂贵而复杂的数字\模拟式多轨录音机及各种庞杂的效果器,使一套多媒体设备构成一个复杂的音效工作室成为可能。
  由电脑及软件结合更是可以演奏出普通乐器演奏家们望尘莫及的音乐,如超快的速度旋律,复杂的变调或变音色效果。这些是普通的乐器无法实现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却可以在后期的合成处理中轻而易举地完成。这极大地丰富了当代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也对当代的音乐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那无疑是会缺少竞争力。所以,当代音乐人除了对过去的创作模式熟悉外,更要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才能创作出更先进、更前卫也更有感染力的音乐。这是时代的使然,制作人必须把握时代的气息,了解当今社会中人们所喜欢和关注的是什么,要在自己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中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
  3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
  音乐是这个声音世界的一部分,一种基于时间上的声音组织艺术[1]。音乐是感情生活的音调摹写[2]。音乐传播是指音乐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传播媒介来构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桥梁。可以说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萁功能的一种社会行为。由于传播使得音乐从自己到他人,从个人到多人,属于信息的共有化过程,具有交流交换扩散的性质。
  3.1网络资源共享模式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理念。网络传播在传播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学术论文、创作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服务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相比以往的传播方式。网络音乐具备无限的可重复性,这是等其他音乐形式所没有的。网络中的歌曲可以被反复欣赏、下载、复制、传送.网络音乐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互动性,音乐制作和传播的也较以往大大降低。
  3.2网络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1)网络传播的高速、广泛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音乐艺术作品一旦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或其他媒体而传遍世界的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快收到受众的反馈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
  (2)网络传播推进了音乐创作的个性化、自由化。网络作为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某些组织、个人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从而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
  (3)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