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通用10篇)(第3页)
本文共计27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自身财产安全,通过严格的财务过程和合理的组织设置约束机制的一种规章制度。这个规整制度的实行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和经营控制的目标的实现。
1.有助于企业管理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所以说要将其渗透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2.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
保护企业各项资产安全就是指对企业的资产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并能防止企业资产的丢失。其中包括实体资产,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一些金融资产。
3.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法
管理者需通过财务信息来监督和管理企业,如果信息不正确,不合法,将会对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防止出现舞弊和错误,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合法。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有以下三部分组成: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控制环境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思想作风;企业的组织结构;采取的监管监控方法;人力资源的安排等。控制程序主要是指各项经营活动需要得到批准;员工的职责分工;员工账单和凭证的正确使用,会计系统对财务数据的保护措施,流程控制,复核等。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不重视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的正确、有效、合法,也有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但由于受成本效益分析,内部因素环境的变化,以及其执行力度较难达到的影响,企业领导者很难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得到完善。
(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审计人员多以监督者自居,对企业中的各种事情指手画脚,甚至通过审计工作对同事进行打击报复,完全不能搞清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只知所谓的监督,却不知他的服务功能。内部审计应以防止内部舞弊和排查审计不清为工作目标,协助企业领导解决各种经济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检查,否则审计部门就形同虚设。
(三)内部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
企业内部组织不能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责任,成为摆设,或者各组织机构之间权责不明确,导致一些问题成为无人管的问题,或者成为争着管的问题,总之,这些问题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管理好了互相争奖赏,管理坏了,互相推卸责任,踢皮球。造成一些无意义的互相内耗,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另外,由于各部门之间使用的信息平台不一样,导致一些信息无法正确清晰的传达,缺乏有效地沟通,导致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实际之间脱节。内部控制变得没有力度。
(四)缺少对企业资产风险管理的方法
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的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企业运营面临很大的风险。企业的所有者又不具备经营好企业的方法与手段,所以必须找到有经营能力的人来做企业经营。解决这种情况,政企分开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五)缺少内部奖惩和激励机制企业中的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价值的来源,必须加强人的管理。企业的领导大部分是直接从企业基层技术人员中选拔出来的,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素质也普遍不高。又由于国有企业内部一般采用任命制,导致企业一片死气沉沉。不能有效地有效地挖掘其员工的潜力。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措施
(一)领导重视,改变思想作风
任何事情没有领导的重视都很难办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也一样,设计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调动很多资源,一般员工即使能做好了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不执行也不是等于没有吗,财政部内控专家朱海林就曾说过,内控的 责任主体就是董事会。所以只有领导带头改变我们的思想作风,集体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就有了思想保障。
(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任用管理关
任何好的规章制度都是有人去执行,若没有合格合理的人,规章制度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应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同时也要改变用人政策,确保能留得住优秀人才,自然这也少不了对企业的奖惩制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