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函授毕业论文(第3页)

52 次下载 3 页 485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汉语言文学与学识修养

  对于人的学识修养,孔子《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思想家都非常重视人的求知学习。人的追求知识是本性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的、具体的到普遍的、抽象的,逐渐达到更高的知识境界。孔子论述中,文、学、习等都属于求知学习的范畴。由此推而广之,中国人的本性中求学之心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自成体系又相当完善的汉语言文学,凭借其所蕴涵的厚重的文化积淀、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以及高尚的人文素养,又正好为如饥似渴的国人满足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如今对于文学书籍的海量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知识能力,更有助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个人思想、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正如中华传统教育必读之第一课《弟子规》天天落实,多多受益一样。尤其是通过广泛涉猎汉语言文学作品,我们得以从各种汲取大量有关人文科学的丰富知识成果,并将之内化。

  五、汉语言文学与艺术修养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明确指出过,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非常重视《诗经》教学,说:不学《诗》,无以言。由事而观之,在中国传统文化愈加成为国家主题,弟子规成为了长幼必读的第一本好书.并逐步被世界所接受的今天,琴棋书画四艺的光环再次成为了众多青少年热捧的对象,如此的潮流正渐渐把汉语言文学叫醒。好的文学素养在个人的学习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拥有了深厚的文学积累对于音乐人、作画者来说更加重要。

  六、汉语言文学与行为修养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不断的涌现在每个人的面前。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总少不了与形形色色的人,错综复杂事情相联系。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总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耳熟能详或特征鲜明的人物,事件。当然,他们在千百年或是几十年来,被人们所传颂或贬低。在无形之中他们的事迹或言行以成为了当代每一个人的行为标准。就如古代的程朱理学,他以条例性的文字语言约束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维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产生了数以万计的范进;

  近代的鲁迅先生,他笔下的小说人物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了每个人以警醒,作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令读者有所思考;现代的诸多古文经典翻译,更是以现代人的观念去品读古人,从中去发现异同,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礼貌、得体的人。如此,汉语言文学又作为时代变化中的记录者,明白的记录了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又反馈于每个人的现实行为意识中,给人以无形的规则,使社会中的个人有了除法律以外的另一种规范。

  结语

  综观当今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是不争的发展趋势,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必将被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所热捧。人类自身的文学素养将影响着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个人的艺术技能水平,个人社会竞争力的大小将会取决于此。所以,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对提高国人修养的作用,通过努力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深入学习与探讨,不断规范自己的修养、美化自己的修养,使文学和修养有机地联系起来。愿我们都来珍惜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学宝库,保持对汉语言文学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学修养,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