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读无字书,就是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材料的自觉性和善于捕捉的能力。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水珠一样,几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生活中可入习作的材料比比皆是,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只要做有心人,细细观察,处处留意,就可吸取到丰富的养料。要引导学生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懂得"汲水之道",认识它的意义,理解它的实质,感受它的价值,掌握它的特殊点,从材料中开掘出深意。生活中的写作素才可谓比比皆是。
(1)从家庭生活中攫取爱。"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很看重节日。于是到了清明节写篇随笔叫《踏青》;"妇女节"时给妈妈写封信。这时学生的视角转向了家里,看到了母亲的劳碌,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更加珍惜父母亲人给予的爱。家庭生活虽然平凡但写不尽一个字-爱。
(2)从学校生活中获取材料。
(3)关注自然,热爱生命。一年四季的景色总在不停的变幻,大自然以它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山石草木看似无情却有它生命的灵动。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看看蔚蓝的天空、飞翔的小鸟、碧绿的田野、高耸的山峰、弯弯的小河、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学生在这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就会获得许多好材料。
世界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在这样的生活中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场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想像力得到发展。激动、兴奋或惭愧、痛苦的生活经历,是他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我们因充分利用教材,结合课内外生活,鼓励学生以其中的话题进行练笔并做好随文练笔的可持续性操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指导,学生既提高了写作兴趣,读深了文本,又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能力,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将大为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