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生1: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有多少人?
生2“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男生有多少人?
生3:我们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男生有多少人?
生4:我们班有男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倍,女生有多少人?
从学生熟悉的班级男、女生人数出发,通过提问、组合、编题,让学生自主构建出四道系列应用题,不但使复习题、例题和尝试练习题得到整体呈现,有机沟通了分数应用题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延伸、拓展了课本习题的启思功能,而且还让学生明晰了数学问题的生发点,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让学生参与解法的“再创造”
接上例:
师:以上四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会解答吗?试试看。(这两题相当于课本上的准备题,学生解答后及时反馈、小结)
师:第三个问题想试一试吗?谁能列式解答,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把男生数看作单位“1”……要求男生人数列式成20÷4/5=25。
生2:我是通过画线段图发现的……所以列式为20÷4×5=25。
生3:我根据“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设男生有X人,列出方程4/5X=20来解的。
生4:我也根据“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设男生有X人,得到方程20÷Ⅹ=4/5来解的。
……
师: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当学生直接面临新知问题时,教者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第三个问题想试一试吗?谁能列式解答,你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给学生提供自行探究、自主创新的时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的需要,结果探索出了分数解、份数解和方程解等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人人有收获,个个都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参与“再创造”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以上例题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即“我们班有男、女生多少人?”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进行“再创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应用题有了“应用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综上所述,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和主动发现、构建过程,并且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