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加强实践的教学论文
本文共计35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探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加强实践的教学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民营高校招生名额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所热议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和酒店行业的蓬勃兴起,与此同时,酒店业人才也明显的供不应求,高校教育与酒店需求之间衔接不协调,高校理应以当代酒店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要求为基础,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工作,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这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改掉眼高手低的坏习惯,有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在心理素质、身心健康、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都能够达到标准。本文将针对酒店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的现状依然需要纠正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中高级管理者为目标,理论知识是必须要学习的,但是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课程的设置以基础课为主,专业课为辅,不按照教学设置要求细致讲解、将一些本应细分的课程一带而过,讲解非常粗略;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盲目,泛泛而谈,过于抽象化、理论化,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内容,虽然一些教材在尝试突破这些薄弱环节,但实际证明效果不佳。
2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精神引导,实践操作能力差
现今,在我国很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理论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却很薄弱的状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我国酒店业起步晚,那些进入酒店工作多年,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职工学历低,没有任教资格,但是高校招聘却受到诸如学历、职称、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在引进师资的时候难度较大,选择较少。第二,酒店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即使一些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时间沉淀后留下的不过是落后而且过时的指导思想,根本无法满足如今的实践教学要求。
3教学管理模式欠缺
学校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为学生提供酒店管理的模拟训练和实习机会,而其中学生实践的经验主要源自酒店实习,可实际上一些酒店并没有正确理解实习的意义,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随意差使,给学生超时超量的工作额度,做不到公平与效率兼顾,这虽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素质,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机会。除此而外,一些酒店只顾自身利益和需求,不顾学生实习的需求,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和职责单一,使学生不能接触到完整的实践知识体系,达不到实习的最终目的,知识依旧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
二、应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策略
1重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策略,有利于校企之间的对应交流、各取所需、资源共享。学校应当与企业共同研究、探讨并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的人才培养策略、年终考核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企业获得硬件设备和经营经验方面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专业的人才、专业的知识指导生产,解决实际中的生产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创新学生年终考核方式,将试场转移到企业之中进行,由校方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监督,“评卷”“得分”,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校必须用实际行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一点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认识到的。一方面,由于一些学校的领导队伍不重视实践教学,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责任心原本就不强,认为只要教好学生理论知识就完成任务了,完全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技能培训缺乏、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感到无从下手。所以要想改善问题,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个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导师应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1名优秀的理论课教师、1名优秀的服务员和1名称职而责任心强的师傅,换言之,作为教师需要具备的不只是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工作实践技能。因此,高校在聘用教师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应聘者“持证上岗”,因为只有拥有相应职业资格证明的教师才有教育好学生的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企业酒店管理的实际生产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