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共同课教学的思考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结合自身特点个性化教学
所谓“自身”有两层含义:
1本地区。中国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彰显出斑斓的地域色彩,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这项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普遍对本地已有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充分发掘地方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其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本地的音乐文化,既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课程设置的缺陷,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
2本学院。如笔者就职的沈阳音乐学院从最早的延安鲁艺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优秀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层出不穷,优秀的音乐作品经久不衰,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偏重。笔者认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产生自豪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四、关注学科发展,注意知识更新
中国音乐史是一门史论课程,内容表现为“顾后”而较少“前瞻”。但经过音乐专家和音乐学者的不懈努力,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还是层出不穷,因而使得该门学科能够不断地深入。而如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自身缺乏职业敏感,对学科发展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便难以在教学中推陈出新,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告之以学生。教材固然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依据,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落后于学科发展。这种情况常导致人们对某些历史文化的滞后甚至错误认识,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替换、补充或者更正,其结果往往是真知不被采信,而误说却众所周知。因此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史学研究成果。
除上述几点之外,在日常教学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课要上得生动,知识要讲得透彻。业余时间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尽可能地做到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独特的教育思考、有鲜明的教育风格、有可行的师训方略、有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完善策略论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的理工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通用6篇)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通信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创新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
论LTE无线通信若干关键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楼宇的高层覆盖技术论文
地铁降级备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论文
4G非信令功能无线通信论文
Matlab仿真在无线通信原理与系统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分析论文
电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探讨的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探讨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探析的论文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
通信仓库管理制度(精选14篇)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范本(通用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