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研究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改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的策略
3.1增加舞蹈理论课程的比重
舞蹈理论是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于舞蹈表演以及舞蹈实践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来说,应该适当增强理论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舞蹈的艺术特点,以解决舞蹈实践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进而推动舞蹈实践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除了舞蹈实践课程之外,还应向学生传授舞蹈艺术理论和舞蹈美学特征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根据音乐进行舞蹈作品的构思和创编等。尤其重要的是,舞蹈创编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后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因为这种能力在普及舞蹈教育、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编创视野的拓宽恰恰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予以支撑,因此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理论课程建设值得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这也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工作者,一是要具备表演能力。教师应能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恰当的表演以表达和充实所要传授的内容,也只有如此才能向学生全面地传授舞蹈知识与表演技能,这也是充分体现教师职业能力的最佳手段;二是教学能力。舞蹈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对舞蹈教学规律的准确掌控,轻松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探寻舞蹈的本源。为了保证教师具有这两种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鼓励和支持教师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其次,高职院校要注重在实践中培训教师,开设优秀教师教学观摩课以供青年教师学习,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登台表演及参加比赛的机会,促进他们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3.3开展针对性的舞蹈教学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予以应对。一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舞蹈教师应侧重基本功的训练和舞蹈文化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引导并以鼓励为主,并注意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二是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这类学生虽然模仿能力较强,但缺少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创造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舞蹈教师要注重这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鼓励他们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打破习惯式思维的束缚;三是舞蹈基础扎实的学生。这类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舞蹈编创能力,但是思想波动幅度较大,舞蹈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以提升舞蹈学习的动力。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9篇)
浅谈完工百分比法在企业建造合同实务中的公道运用
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能力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标准资料管理
浅谈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浅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相结合的论文
中职美术人性化的教学浅析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创新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和正文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