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第24页)
本文共计452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审计方法落后。
由于我国没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准入的考核机制,大多数高校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专业,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很多家族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担任的,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知识。
由于缺乏成熟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家族企业内部审计大多借鉴外部审计方法,从而与外部审计工作高度重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就内部审计的时点而言,家族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事后审计,很少或几乎开展事前、事中审计。
三、美的集团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一)美的集团简介。
美的集团,1968创立,1980年正式进入家电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上市公司,20xx年美的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5位。并于20xx年9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何享健家族控制。福布斯发布的20xx《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美的集团已经取代新希望荣登中国A股家族企业首位。
(二)美的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美的最早的内部审计萌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公司创始人何享健先生,处于部门制约的需要,在总经理办公室下设稽核岗位,负责检查和监督企业各项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形成了最早的审计职能。
随着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以及业务的复杂化,美的集团越来越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于1992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时集团成立了审计办,1996年升级为审计部。1997年,美的集团开始实行事业部和实行分权化改革,事业部开始设立二级审计机构。后来在集团的事业部设立独立审计部门,现已形成以两级审计体系为主,三级审计职能为辅的全面审计架构。
(三)美的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沿革。
美的集团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并开始了建设价值创造导向下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尝试。 1.审计定位由“监督型审计”向“价值创造型审计”转变。
美的集团早期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监督,主要目的是查错揭弊。然而,随着外部竞争环境不确定的增强,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张。内部审计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最初的查错防弊的合规性审计,到内控管理审计,而今审计逐步渗透到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价值创造导向下的“服务型”内部审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合理设置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美的集团的内部审计最初是对总经理负责的。然而,随着美的集团的“去家族化”和分权化改革,企业权责划分更加明晰,目前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与经理层相互制约,业务开展不受任何人干涉,内部审计增强了机构的独立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3.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美的集团致力于自上而下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首先,在制度层面,将“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比同级别其他员工高半级”纳入公司相关制度。其次,在公司治理层,董事长必须仔细阅读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并作出回复或批示。最后,在企业运营层面,内部审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必须在集团总结大会上通报,并安排专人检查审计建议在各运营部门的落实情况。
4.改进审计方法,建设优秀审计团队。
美的集团突破事后审计的传统工作方法,开始了全价值链的全面内部审计模式重塑,对相关项目立项、预算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重要环节和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防止失误并及时反馈信息,进而实施事前、事中的审计和控制。并且在实施全面审计的同时,建立审计的跟踪管理制度,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后续跟踪管理。
美的集团实行内部审计职能无边界的管理模式,有计划地从事业部抽调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非财务类业务知识的培训与审计专业提升培训的资源投入。并且根据对审计项目质量的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内部审计人员。
5.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美的集团内部审计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建立本企业独特的内部审计文化。美的集团显著已经形成了,以立足集团战略为核心的`内部审计使命,以内审团队建设为中心的审计愿景并在“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审计原则的指导下,全力打造三大纪律和八大纪律的内部审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