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所处环境下浅谈中技数学课程现状与调整论文

16 次下载 2 页 235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所处环境下浅谈中技数学课程现状与调整论文

  专业技能过程在不断改革进步,但数学文化基础却处于“冷静”中,从而出现数学文化课程学习与学生产生越来越远的距离,甚至跟教育现状不适应,为此本人结合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谈谈自己的对数学课程教育的看法。

所处环境下浅谈中技数学课程现状与调整论文

  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发展越来越适合现在职业教育环境。但我们却忽略文化基础课程,数学课程是文化课程之一,数学课程基本已经被打入冷宫状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数学是为专业技能提供服务的,绝对不能缺少。面对新环境下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冷静”状态下的数学课程现状与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从三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1]

  一、学习学生现状分析及调整

  处于小城市,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源的质量,我们的生源基本属于最低层次。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被高中淘汰的学生,也就是文化基础课程竞争的淘汰者,属于95后的他们个性非常独特,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态度都已经不是“好难”“我不懂”而是“无所谓”。这些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任何的热情,更不用谈到“吃苦耐劳”。想要转变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关键还是要转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只有态度正确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精神,否则任何课程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所谓”。[2]

  我们如何改变学生的“无所谓”的学习状态,关键是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才会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学会社会竞争,面对社会竞争,努力增强个人的知识技能,吃困耐劳坚持不断。只有思想的转变才会有态度的转变,思想的转变可以通过“品德核心能力”的教育,所以“品德与技能”将品德放在首位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所以无论任何专业,都应该把“品德核心能力”课程放在最基础的学习部分,为所有的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服务。

  二、现用教材的使用分析及调整

  以前我们所用教材与普通高中阶段编写的教材没有多大区别,教材内容设计都显得非常枯燥。对此,我们改用《实用数学》,此教材的编写,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此教材的定位是着立于于满足高级技工学校初中起点高级工学生数学教学的需求,围绕“学什么”、“如何学”、与“怎么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教材明确了各个知识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要求,编排简单,简练,某些知识的例子是非常适合某一个专业,也令学生觉得数学课本没有以前那么枯燥。[3]

  对于实际教学,此教材有创新之处,但是要完成教材全部内容的教学,显得有些难度,更有些多余,这不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过去的做法是,全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任务,统一数学考核,过于笼统。教学进度都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没有针对性,挑选性。我们的学生数学知识水平较低,部分章节内容教学非常困难,教学节奏与进度必须要保持慢,2课时的内容要变成4课时,甚至更多课时的教学。对此,不可能完成每一章节的学习,也没有必要完成。摒弃以前一刀切的做法,进行“按需学习”,选择专业知识需要的数学知识。例如:数控,汽修,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三角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等贴近专业的数学内容;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类的学生可以选择“排列组合”“概率”“统计”“逻辑代数的运用”等贴近专业的数学内容;“服装设计”“室内装修设计”设计类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几何图形的测量与计算” “空间几何体”“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等贴近专业的数学内容;烹饪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数字运算”“方程的求解与运用”另加与成本核算课程相关的数学内容。这要求在增强数学教学能力时,也要求教师对各个专业课程知识了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