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电气自动化 > 正文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第21页)

29 次下载 24 页 4216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结语

  构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树立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当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专业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通过分析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构建“三层次、六类别”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并对该体系中的主要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探讨了应用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势,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锋.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与财富,20xx,(12):192.

  [2]陈志华.如何培养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中的水电复合型人才[J].电子世界,20xx,(17):108-109.

  [3]杨午.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进程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实践及思考[J].电子测试,20xx,(21):140-141.

  [4]宋金莲,吴捷文.高职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之“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xx,(8):62-63.

  [5]张俊权.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7):223.

  [6]汤菁.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2):926.

  [7]封孝辉,王长利.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xx,(46):2-3.

  [8]张超.试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J].东方文化周刊,20xx,(9):51.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第21页)14

  1论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是每个企业的追求。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之中,就是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和管理。本人20xx年参建的苏州港太仓港三期工程、20xx年参建的太仓港公用危险品工程的电气工程部分的采用了自动化技术,更好的实现了电源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现结合苏州港太仓港三期工程的电源监控系统,

  1.1设备选型:

  为了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在电气设备订货期间就得统一考虑其设备型号及功能需满足电源监控系统的技术及参数要求。

  1.2系统集成

  基于设备订货期间考虑的设备型号及参数满足电源监控系统的通信及其控制技术要求,故可以实现1#、2#、3#和中心变的电源监控系统集成,采用华立特公司的FARAD200SEAV5.0系统。

  1.3数据分析

  通过FARAD电源监控系统可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查看各种实时数据,实时数据主要包括:模拟量、数字量、电度量、设备驱动、事件记录和电力设备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度量的实时值、峰峰电度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及故障点、电力台帐总表、上次检修时间、计划检修时间等进行查阅。

  1.4报警管理

  报警的类型分为5类,一般事件,一般报警,预告报警,事故报警或自定义报警。报警的状态分为3种,报警消失,报警未消失,报警。报警状态还包括确认信息。报警会根据不同的状态显示不同的颜色。通过对苏州港太仓港三期电源监控系统简要的分析,其系统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自动化技术:

  1.4.1智能控制的.应用

  及时对电源监控系统管理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反馈和报警,保证企业电气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地发现系统中的电力故障和故障点,并进行相应的维护、改进和完善。

  1.4.2仿真技术的应用

  苏州港太仓港三期电源监控系统的核心是FARAD200SEAV5.0系统,采用了仿真技术,主要实现了以下几种功能:各变电所的10KV系统和低压系统通过在FARAD软件的界面切换,提供准确的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电气故障的报警和初步的诊断。对整个电源监控系统运行可以进行动态的监控。对电源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调试。

  1.4.3集成技术的应用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分配、电力安全、电力维护等环节是分开进行管理的,而当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之后,就要将不同的环节进行统一化的集成管理。通过运用集成技术,本监控系统首先实现了中心变和1#、2#、3#变电所的集中管理,减少了变电所的值班人员;其次实现了系统的拓展,太仓港公用危险品工程和苏州港太仓港三期工程为一家营运公司,太仓港公用危险品工程电力系统建成后并入了苏州港太仓港三期电源监控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再次实现了电力安全和电力维护的集成管理,发生的电力事故和电力维护记录可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