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论文(第12页)
29 次下载 22 页 3967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去感受企业文化,假期、期中短期组织学生到电气自动化企业参观、实习、实训;定期邀请电气自动化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技能和规范;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使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
(5)模仿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工作流程,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过程控制,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挂工作流程、挂工艺卡、打卡制度、唱票制度、入实训室登记制度、过程记录制度、穿工装、戴安全帽。
(6)引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规范的专业教学管理。日常工作必须依文件要求执行,并留下可追溯性记录,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
(7)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单靠学校自身建设一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除了院校自我建设之外,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建设实训场地。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实践模式。在加强校内实训场地和实训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定点培养、定点就业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形式,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实现双赢。
(8)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会大大地降低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学校、班级、社团活动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组建专业协会、举办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校企文化建设,要物质、职业、精神等多层面进行建设。要吸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激励与创新理念、“零”缺陷理念等,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
4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校企融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合理的取舍、提炼和升华,形成有特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职业意识,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xx(1).
[2]马杰,林峰,卓璧湖.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4):93-95.
[3]黄信兵,王筱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xx(20):27-28.
电气自动化的论文(第12页)9
热工自动化和电气自动化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两个重要的部分。其中,热工自动化对于新建的机组和老机组中改造的部分都应用了现行的分散控制系统DSC,实现了机、炉的有效监控,自动化应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在电气系统中,尽管其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同期、励磁调节等装置也有微机化、自动化的应用,但是,自动化监控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很多发电厂设计部门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就各种电气系统应用DSC的状况做了一些探讨。大家比较公认的态度是,在电气系统中应用DSC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的特点及工作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电气系统应用数字化技术,接纳DSC,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一些构建数字化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建议措施。
一、当前对于数字化电气自动化系统提出的最新要求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要统一控制监控
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同时,数字化的应用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优越性。对电气自动化体系的统一控制,可以实现电子自动化产品的测试运行、自动维护运行、开机调试几个阶段一体化。这样的话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完工所需要的时间及资金投入。另外,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将自动化系统中的开发系统独立拿出来,可以使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更加完善和便于管理,实现自动化电气系统的统一管理。另一个作用是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通用化了,管理监控起来更加方便。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的统一监控为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设计、测试、运行、调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