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气自动化论文(第6页)
22 次下载 22 页 3901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2.2热工检测信号线路的设计
热工检测信号的线路主要包括了水位检测路线、压力与温度等,主要由装载电锅炉的水位、压力与温度传感器通过电锅炉控制柜这一中介直接连接到电脑的控制器上。此外,为了让检测的准确性得到确保以及避免来自其它方面的干扰,在检测信号线的选择上,应选用屏蔽线并与电力线路能有效进行分开敷设。
2.3电力线路的设计
电锅炉加热管与电锅炉控制柜之间的线路通常采用的是四根BV型的铜芯塑料电线或者是交联聚氯乙烯的铜芯电缆。电线与电缆同样也是采用对穿钢管进行埋地敷设的方式,此外,这两种的敷设方式还可以采用地沟敷设或者是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进行。
2.4电锅炉控制柜的布置
不同类型的电锅炉房,它控制柜的设置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如台数比较多而电锅炉的容量又比较大的电锅炉房,它的自动化控制台、水泵控制柜以及电锅炉控制柜则比较适合安装于控制室内。而电锅炉的台数比较少且电锅炉的容量较小时又或者是受到改造工程的限制以及无法单独设置一间控制室时,水泵控制箱与电锅炉控制柜则应该设置在电锅炉房里面,并且与水处理设备以及水泵相隔开来,并设置100毫米左右的基础。此外,容量比较大的电锅炉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离墙安装的方式,这样的优势是当电锅炉发生故障时可以双面开门进行维修,并且可以进行单面的操作。而容量比较小的电锅炉的控制柜则可以选择靠墙的方式进行安装,而其正面进行操作的距离应该大于1米。
2.5接地系统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TN-S系统是接地系统最合适的型式。电源进线中的N线也要作重复的接地设置。此外,水泵、电锅炉、水泵控制箱、电锅炉控制柜以及其它电气设备的'电线电缆、金属外壳的穿线管都要进行具有可靠性的接地设置。
暖通中电锅炉房配电室的设计
配电室的开关柜布置按照现行的低压配电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配电宣在附房的二层,配电柜中有分开布置的动力线与信号线,为了防止动力线中的高频辐射对信号线的干扰,动力、信号线在开关柜两侧的底部分别留洞出线,并且动力与信号的线路要分开敷设。配电室的楼板下方是水处理间,电缆桥架吊装在水处理设备的上方,敷设信号线的桥架在动力线桥架的上方且保持一定的设备间距。同时考虑配电室的设备散热,要预留出室内空调的安装位置。
暖通中电锅炉房自控仪表设计
DCS自控系统包括:
(1)上位监控管理站:数据处理功能、系统组态功能、系统自诊断功能、画面显示功能、打印报表管理功能。
(2)现场控制站:输入处理数字滤波功能、输出处理功能,通讯功能,运算控制调节功能。自动化设备选型的主要原则是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优选国内定型系列化产品与在热源厂、火电厂取得运行实践表明设备有良好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的产品。仪表控制设备为保证热源厂可靠运行,关键控制回路的仪表选用进口设备仪表。
3、电锅炉房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最近几年电锅炉的生产与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电锅炉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电锅炉技术方面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各生产厂家各自为战,产品自定型号与规格,自成系列。这给设计人员对电锅炉的选型,对电锅炉房布置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电锅炉房设计以暖通、给排水专业为主,电锅炉的选择与订货出暖通,给排水专业负责,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对电锅炉产品的技术性能与对电气专业的设计要求了解不够,使得电锅炉房电气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
3.1、电源容量与电锅炉房用电负荷不匹配。主要表现在改造工程项目上,或新建电锅炉房,但变配电所未改造,使得变配电所中变压器容量满足了电锅炉房用电要求,但引到电锅炉房的线路出线开关容量不够。希望建设单位在改建锅炉房时,应根据电锅炉房的负荷容量。对原变配电所增容扩建与改造。
3.2、电锅炉与蓄热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等附属设备等不是由同一厂家,而是由几个厂家配套供货,造成水泵控制箱与电锅炉控制柜不匹配。根据控制要求,电锅炉与蓄热水泵之间应互相联锁,但由于蓄热水泵控制箱没有考虑,这给施工安装带来很大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