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0篇)(第10页)
本文共计355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第三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实施阶段:实验、探索
(1)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都根据实施方案,收集实践与研究中的有关资料,积累阅读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边行动,边研究,边创新。
(2)设计教研活动,结合语文教学学实际进行实践探索。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的研究,平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积累:好的词语、句子摘抄,根据学生摘抄内容进行批阅等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升理论成果。
(3)以课堂为实验的基地,推广研究成果。把总结出的培养的验,可行的模式、思路、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来推广研究成果,验证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合理性,再进行反思,再研究,再探讨,再升华,这样循环研究,将教学与科研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也就提高了研究的效率,阅读的效率。
4、第四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总结阶段:完善 升华
(1)整理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对研究中的经验总结进行筛选,优化整合,写出实验报告。
(2)总结试验的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结题报告等。
(3)总结研究实验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后期工作作准备。
小学语文微课题开题报告 6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怎样让两者有机融合,是作业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应在大量实践中承担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因此,对语文作业我们要提高认识,精心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策划、自我表现、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从而发挥语文作业的真正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因此,要想彻底地改变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作业设计这个层面切入。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作业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承受能力,注重作业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有效性,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就应该是我们老师必须把握的最基本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整合性,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激励的评价。
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总之,通过实践和理论,来规范小学生语文作业优化和设计,重新审视小学生语文作业的新内涵从而促进小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激发,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的和谐发展。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在实践中设计作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