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报关实务的课程改革论文
本文共计26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国际贸易报关实务的课程改革论文
一、报关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目前报关实务教材大多遵循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的模式进行编排内容,以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内容,常见的知识模块有: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单的填制及进出口税费计算与缴纳,这些内容在编排上并不以工作过程为顺序。以进出口商品归类模块为例,我们知道商品归类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商品进出口的监管条件及进出口税率,它应与对外贸易管制、进出口税费计算与缴纳模块相关联,但在很多高职类报关教材中这三个单元在内容设置上相对独立,前后并无呼应。加上该课程内容较多,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课程内容选取和编排不合理,学生很难理解上述知识模块的前因后果,以及为什么要学这方面的内容。这不光对于学生通过资格考试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无法全面提高高职学生报关业务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讲授为本位、以课堂教学为本位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内容要求不相符,教学目标也多停留在报关员资格证书的获取方面,缺乏符合报关职业特点的教学方法。由于该课程的知识点多、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感觉难度较大,枯燥和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及当前职业的需要。
(三)师资方面的问题
目前高职报关老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课堂,教师本身并没有在企业的报关工作经验,这就造成授课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性,因此很多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很少,甚至没有实践环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教师主动考取报关员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主动去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大,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方面受限,而报关实务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能如何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学生呢?
(四)课程考核方面的问题
该课程的考核基本上以知识点的考核为准,考核形式为期末考试,考核范围主要以参考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与题型,包括报关基本知识、报关和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报关程序、出口商品的归类、进出口税费、报关单的填制为主。这种传统的`考核形式单一,考核重知识考核,轻技能与素质考核,而学生是否具备报关从业所需的沟通、外语、道德规范等能力要求,其考核很难客观反映考生的职业要求。
二、报关实务课程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的内容可以紧密围绕着报关员的岗位特点来选取与设置,一般来讲,报关员的工作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关的管理创新而不断变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除旧迎新,使教学定位更贴近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可以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下,重构了课程内容,将理论在技能任务中进行深度融合,使学习不再枯燥,加强学生报关技能训练,使之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针对报关员的从业特点,可以将课程内容做如下调整:在教材编写上可以引进报关单位及海关的从业人员合作开发,将企业真实案例引进课堂,课程内容不再以枯燥理论为主,而改成以任务为驱动,在任务完成中穿插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透彻且能学以致用。在教学项目的选取和设计上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每个项目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充分考虑将来学生角色转换为工作角色的需求,整个课程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顺序不再以传统的章节或模块为序,而改为以一个报关员的工作过程为顺序进行,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章节进行适当重整,课程内容的选取紧密围绕职业要求,将报关员核心工作技能作为课程重点,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高职学生的核心报关能力得到提升。这样使学生能更快进入职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