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1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应用知识,巩固内化
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新知初步建模后,还需要对新知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两位数乘位数”新课结束后,首先我进行了必要的课堂练习和定数量的书面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当的综合引深,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使新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
实践证明,计算教学采用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等时代特征,又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