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第2页)
本文共计25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学问题情境的“学生化”,能够使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新教材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很多都创设了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例子,让学生懂得了辩证地看待成绩,学习从各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有理有据地做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
2、既关注“生活化”,又突出“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材生动地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师傅将1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1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67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这里,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生活,又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情境生活化,但决不是简单地说数学等于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层面重复操作。因而,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也不应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更应注重情境的数学味。
“情境的数学味”1个重要体现形式就是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来创设学习新内容的情境。例如:负数的教学:我们既可以从生活中出现的负数的形式来创设学习情境,比如:天气预报、电梯的楼层、银行存折上的支出等等,但我们也可以从数学本身的知识基础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口算2--1,接着出示1--2,结果是多少呢?这样从数学认知的冲突中引进学习新知。
3、既倡导内容“综合性”,又兼顾形式“多样性”。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目标是为了学习数学,但从具体内容来看,情境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情境,为数学教学所用。
从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数学情境中可以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水文知识,苏科版教材在有理数的乘法学习时,创设的就是水文观测方面的问题情境;地理知识,在学习平行和垂直时,教材创设了观察北京城市交通图的情境;社会学知识,在学习统计图的选用时,教材创设了尝试将中国5次人口普查数据用统计图来表现的情境;美学知识,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教材创设的就是芭蕾舞演员身体比例和东方明珠电视塔塔体比例的情境……
1 2下1页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