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论文精选(15篇)(第17页)
31 次下载 25 页 4356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②当回路中的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该回路三相对称负荷的总容量的15%时,按三相平衡负荷计算。
③只有线负荷时,将各线间负荷相加,选取较大的两项进行计算,现以Pab≧Pbc≧Pca为例:
按70%的负荷率,第二台变压器的容量为:1086/0.7=1552kVA,选用1600kVA变压器。
2.2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联合接地电阻阻值要求小于1,利用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做自然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做防雷引下线,在建筑物四角距室外地坪0.5m处做测试点。为防止侧击雷进入酒店,酒店铝合金钢窗均与圈梁内钢筋可靠焊接。酒店中所有金属管道均与混凝土中钢筋焊接,以使整个大楼处于一种均压状态。考虑到弱电系统对接地的特殊要求,而弱电接地装置与强电接地装置的间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不能设置单独弱电接地系统,只能选用联合接地。
3线槽敷设安装施工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是当今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衡量一个城市建筑的现代化标准,设计形态和智能化是其中的两个方面。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各子系统组成:
(1)通信网络系统;(2)办公自动化系统;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公共安全防范系统;(6)结构化布线系统;(7)弱电电源及接地系统。
如此之多功能设施,布线设计方案也成为电气设计的关键,因涉及专业多,施工时相互配合尤为重要。为保证大厦内部的美观,也为了更科学满足设施智能化的要求,方案选用地板内敷设地面线槽来达到各功能目的。
3.1地面敷设线槽的定义
地面线槽是一种封闭的、直接隐蔽于地面下的金属线槽,可以灵活方便地提供电源、电话、电视、计算机、话筒等线缆传输电能和信号接口。其设计是根据建筑物近期和发展需要布置线槽的纵横间距,根据穿线的根数、横截面积和工艺要求确定线槽的规格及槽数。按槽数可分为单槽、双槽、三槽,规格有50系列、70系列、100系列、230系列、300系列。
线槽适用于380/220以下强电和弱电的线路敷设。性能特点:地面线槽可供单一或多用途线缆、多回路敷设,终端元件布置平整美观。地面线槽是由线槽、分线盒、各种连接件、密封件、附件及电源头等组成。
3.2地面线槽规格型号设置与布线参数要求
内外均热浸镀锌,出线口处采用无螺纹接口,线槽标准长度为3m(可特殊加工),线槽出线口开孔尺寸:﹤48mm,线槽开孔间距分:3000mm、2400mm、1800mm、1200mm、600mm等。
主要配件有:线槽分线盒:线槽分线盒起到导线的相接、转弯交叉、屏蔽等作用。其中二槽、三槽的分线盒内设有屏蔽分离板,以保证强电、弱电的隔离与屏蔽。
线槽支架:分为单槽、双槽、三槽支架,它是用于线槽的支撑及高度调整,高度调节范围一般为20mm~150mm的热镀锌件。其它还包刮弯头、封头、出线圈等配件。具体穿线根数见表4。
3.3地面线槽的敷设安装工艺
3.3.1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槽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及支架的具体位置,用铅笔分别标注。一般支架间距为1.0-1.5m。
3.3.2线槽敷设:根据标准位置放置分线盒和支架,然后放置线槽和出线口,同时根据需要加各种配件,朝上的线槽不必立得太长,否则易被砸断。连接完毕后,调整支架和塑料盖,使出线口到适当高度。达到位置正确,固定牢固,走向合理。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部分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为防止灰浆进入,各连接处周边抹专用胶,各分线盒、出线口盒盖拧紧,并用铁丝绑扎,未端加塑料封堵。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3跨接地线焊接:依据施工规范,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
3.3.4槽内配线:首先清扫线槽,可先将带线穿插至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复多次可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放线前应先检查管及线槽连接处的护口是否齐全,其放线和导线连接部分与其它管路敷设形式大致相同。敷设线缆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1、同一路径不同回路绝缘导线设计于同一线槽内,但同一槽内强电回路必须能同时切断电源;2、线槽内导线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30%;3、强弱电回路应分槽敷设;4、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在分线盒处采用金属隔板隔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