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论文15篇(热)(第8页)

本文共计217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接着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老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

  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

  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质?(2)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几?(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乘以几?这样巧设提问,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变活思。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

  还可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3/4,还剩多少平方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更加活跃。有些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广泛探求解法。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论文10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去饭店打临时工,管理人员说只要我们洗完200个盘子就行了。我负责把那200个盘子端到妈妈身边的箱子里,让妈妈洗。再把洗干净的盘子运回拿盘子的地方,放进干净的`箱子里。

  我们先坐到一个地方休息一会,我趁休息的时间想了一会,我一次能运4个盘子,走一个回合能运4×2=8(个)盘子,这也证明我运200个盘子,相当于200×2=400(个)盘子,我应该走400÷8=50(个)回合就能把盘子全部运完了。我又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听了连连夸奖我,说我真聪明。然后我们就开工,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真的走了50个回合。哈哈,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呀!

小学数学论文11

  暑假开始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报了游泳班、围棋班和夏令营。

  我们先去取了钱,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xx元,第三次取了20xx元,问:一共取了多少钱?3000+20xx+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条件、关系)。

  我们先去了游泳馆,我们先找到训练负责人,我们报了游泳班,花了530元。问:还剩多少钱?7000—530=6470(元)答:还剩6470元(条件、关系)

  报夏令营花了20xx元,问:还剩多少钱?6470—20xx=4470(元)答:还剩4470元(条件、关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