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幼儿教育论文(合集)(第10页)

68 次下载 19 页 3187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2家长协助,积极配合

  幼儿园的教育鉴于孩子们尚小,难以独立地完成很多内容,因此孩子家长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彝族同胞们天生固有的歌舞细胞带来了很好的便利。一些彝族乐器的学习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监督孩子多练习,做到教辅先后跟进。至于一些歌舞,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上手起来极快,老师教,家长可以配合,多听一些公开课,积极协助老师,形成几方合力,学习效率自然极高。

  4.3就地采风观摩学习

  凉山彝族地方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当地的民间原生态歌舞众多,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天然学习资源。就地采风依托于天时地利人和,幼儿园应该不定期利用自身的优势,带领学生多做课外实践,对当地的一些民间歌舞组织或者进行采风、观摩学习,强化学生彝族歌舞乐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真正做到传承学习我们的地方文化。

  5.结语

  弘扬地方文化,孩子从幼儿做起,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乐山彝族歌舞具有鲜明的乐山地域风情,也是极具艺术魅力的乐山地域音乐舞蹈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乐山的地域文化早已为全国人民所认知,作为本地艺术研究者,笔者深感责任重大,努力传承学习研究乐山彝族歌舞乐是值得笔者努力为之奋斗终身的一件大事,为孩子梳理一个明晰的音乐世界。

  作者简介:白海燕(1975-),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音乐,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幼儿教育论文8

  摘要: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教育启蒙阶段,幼儿教育为一个人打下的基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水平。所以,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来说,家长功利心越来越重,要求孩子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幼儿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本文将对出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

  前言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鲍里斯点塞德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就像陶瓷器一样,在幼小的时候会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阶段就像是制造陶瓷器的粘土,教育的方式就是如何塑造粘土的方式。”这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很多家长出于攀比、虚荣的心理,为孩子布置了过于沉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小学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需要我国社会、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加以注意。

  1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的原因

  1.1教育过渡生硬:幼儿教育分为小班阶段和大班阶段。大班阶段是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不可避免地向小学阶段进行过渡。但是,这种教育过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逐渐引导。如果教师对教育过渡的处理过于生硬,缺乏灵活性与自然性,就会导致课程内容的转变过于突兀,突如其来的偏小学教育课程会让幼儿感觉无所适从。另外,幼儿园的带班方式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幼儿园都是教师专门负责同一个班,从小班阶段带到大班阶段,在一批大班学生毕业后重新带一批小班学生。教师在带过大班重新带小班的时候,角色一时难以转变过来,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中也带有小学花的教育色彩。

  1.2家长攀比心理: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让家长产生了危机心理和焦虑情绪。为了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立足,家长们越来越催促孩子们进行早期学习。很多家长在幼儿阶段不仅要教孩子识数、认字、背古诗,还给孩子报名英语班、书法班、奥数班等特长班,希望及早挖掘孩子的潜能。还有一些家长本来不想为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但是出于从众心理,或者是虚荣心理,也投入到了为孩子报课外班的行列当中去。这种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也是幼儿教育产生“小学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大程度改变了孩子的成长方式,抑制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乐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