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必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第6页)

109 次下载 9 页 1660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认知冲突不断,使学生始终在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而且还尝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开启了自主探究的源泉,并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四、能力合作,给演员准备好搭档

  正如演员不能空着手上台一样,学生自主探究时,离不开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教者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这些必需的东西,让他们去操作、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去感知,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

  如我在教学“简便运算”的那节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361——198。我引导他们写出“361-(200+2)”这样的算式,但有些学生对 “(200+2)”这个部分理解不了,于是我就安排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与顾客”,让他们现场买卖,扮演顾客的学生在买198元的物品后没有零钱,就先给了200元,营业员就要找回2元。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快明白了以上算式的原理,还用多说什么吗?

  五、因材施教,让每个演员都演自己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因材施教这句话,但什么是因材施教呢?因材施教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许多课堂,都可以说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课堂,对于那些希望生(过去常叫后进生)来说,课堂中自己只是一个观众罢了,有时充其量是个配角。而这种不能面向全体的'教学肯定是违背面向全体的原则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而不勉为其难,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种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或可以有思考角度的题,或者直接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让希望生和优秀学生都能站起来或者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即让每人都表演适合自己的角色,不致当观众。

  六、遵循规律,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学生收效甚微。原因很简单,因为学生思考、动手操作都需要足够的时间,而我们的教师却不给他们这样的时间,似乎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是学生应该一下子就明白的东西,根本就不用思考。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只要有一个举手的,就马上叫他来回答,有时候这位同学答完了,其他同学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由于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自然就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有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愿给他们思考讨论的时

  间,以免浪费时间,从而设计了很多问题或滔滔不绝地讲解,中间虽然给学生一定“探究”的机会,那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达不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的功夫才会一天天变得过硬。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10

  我们的身边都有一群“奇妙的朋友”,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无私的帮助我们,今天我又一次的享受到它们的帮助。

  今天,我帮妈妈去买东西,她让我买30斤大米、1斤生菜、1斤鸡蛋、1斤土豆、1斤西红柿,然后给了我100元,随后我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来到便利店,我被店里各种各样的蔬菜惊呆了,生怕找不到我要的东西,可是眼尖的我迅速找到我要买的东西。到了门前,我把东西放到阿姨面前,让阿姨清点,可阿姨把清点的任务交给我。我问阿姨:“请问阿姨,这些蔬菜和大米是多少斤,又是多少元?”阿姨笑着说:“大米30斤,2.50元1斤;生菜1斤,3元1斤;鸡蛋1斤,3.50元1斤;土豆1斤,3元1斤。那么请问这些一共多少元?又该找你多少元?”“可以把大米1斤的价钱看作是3元,得来算式3*30=90(元),随后把2.50的'0.50*30=15(元),用90-15=75(元),由此一来得到大米的价钱75元,然后用大米的价钱+西红柿、土豆、鸡蛋和生菜,可以得出75+4+3+3+3.50,但由于3.50是小数,所以把3.50看作4,之后算式就变成了75+4+3+3+4-0.50,先算4+3+3,因为它们得出的是整数10,再用75+10+4-0.50得出88.50元,再用100-88.50=11.50(元)所以一共是88.50元,要找我11.50元。”“非常正确给,11.50元!”“谢谢,拜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