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第18页)

122 次下载 24 页 4302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目标趋同、定位偏高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方面,大多数行业高校都存在着趋同性,相似度非常高。内容空乏,专业个性不强,各行业高校的办学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大众化教育背景的限制而不可能在短短大学四年内培养出,因此,造成了大多数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普遍偏高。

  2.适应性较差

  许多行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受到国内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样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工作,其实际工作能力并不是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特征。然而,学校每年为工商管理专业安排的各种实习、实践机会虽然形式多样,但由于时间、地点的分散,针对性都不强,远远达不到理想的实践效果。此外,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大多数行业高校的非主干类专业,其毕业生获得进入与学校联系紧密的行业企业实习的机会非常少,从而导致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层次性不明显

  各行业高校并没有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方向、需求层次来进行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大多为通用性人才,缺乏针对性。其次,在大多数行业高校中,他们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培养并没有做明确的区分,目标基本相同,层次性不明显。

  4.条块分割,缺乏整合

  工商管理的教育长期采取的管理流程和职能模块的分割,细分化的课程结构虽然使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不同管理模块的专业知识,然而却无法帮助学生将各个模块的专业知识整合运用。同时虽然现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引起大学教育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已经纳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当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推广成效。但由于受到传统、历史及现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大多数工商管理院校中仅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始,或者简单地进行一些课外创业竞赛,或者仅仅是为了大学生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等。创业需要—36—整合各项知识,对于专业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整合作用,然而目前的创业教育并未起到原来应有的整合作用。

  二、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教育模式

  欺入理论(EmbeddednessTheorj)最早是一种经济现象的社会学解释理论,后来逐步演化为一般的方法论,成为很多学科重要的方法论工具。该理论反映了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边界日益模糊化,学术界对世界研究的全面化,从纯粹的生理性研究到心理性研究,再发展到社会性研究。目前大学教育也越来越面临如此问题,大学不再是以前封闭的象牙塔,其与社会、产业的边界开始日益模糊,大学专业教育越来越面临如何嵌入产业系统和社会系统。多项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社会嵌入性强度与企业绩效呈现倒“U”型分布,嵌入性强度太弱则会导致关系无法形成,而影响企业绩效,同样“过度嵌入化”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与此对应,大学专业教育的行业关联,会直接影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多学者提出应加强与社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政府系统的关联(蒋翠珍,杨斌清,20xx洽奇,20xx,与外部社会系统的嵌入能加强大学与产业间的合作,知识资源的相互交换,获得更多共享性的知识,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绩效。

  我国高校已开设很多创业类的课程,但是功利性目的很强,以“企业家速成”为主要目的,或者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最终取得的实际效果方面并不好。国际上知名的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广义上”的创业教育,其目的是“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价值取向。而具体专业教育过程,将创业知识融入整个工商管理教学体系之中,最终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各职能模块专业知识的整合。

  三、工商管理专业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意义

  1.行业嵌入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实现就业平滑过渡

  通过行业嵌入,促使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讲授方式、社会实践等各项教学活动更好的贴近企业实际运营的行业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发展特点,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便于学生就业时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平滑过渡,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