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税收筹划论文15篇(第23页)
本文共计439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2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4.2.1纳税人身份的选择纳税人的身份可以从内资和外资两方面来考虑,在我国目前来看,外资企业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针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国家给予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但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经营超过十年[8]。
4.2.2地点的选择企业可以在设立地点上寻求税收优惠,设立地点的选择影响重大。企业可以选择低税率的地区,享受国家的减免税优惠政策,比如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等,这些地方的选择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同时也为税收筹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4.2.3投资方向的选择我国对下列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和举办知识密集型项目及基础设施的企业等,这种税收优惠来源于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
4.3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的发生,来自于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等情况的变化,鉴于其是一项事前预测性的决策方法,风险必不可免。因此,对于风险的考虑,更应作为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尽量预测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要尽量多的考虑造成风险的因素,并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规避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整体,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企业的整体税负,并看到税收筹划与其他财务活动的联系,时刻注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动向,控制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4.4延期纳税
递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下,经税务机关审批,可将其应纳的税款推迟一定期限缴纳。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递延纳税的各种途径,使企业无偿获得一笔零成本的资金,也就是说,企业可以使用这笔税款进行资金周转、增加股东权益等而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递延纳税的产生往往出现在下列这种情况,纳税人在一定纳税期内得到一笔高所得,国家规定对这笔高所得可以在以后若干个纳税期内分期进行计税和纳税,还有就是对取得高所得的年度应纳税款进行分期缴纳。延期纳税后缴纳的税款由于币值下降,降低了实际税款,因此延期纳税还可以转嫁通货膨胀的风险。
5.结论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也在逐步加强。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税收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税收筹划,来发挥其税收杠杆作用,创造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税收筹划并不等于偷税漏税,企业应把握税收筹划的总体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选择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使税收筹划的运用更具理性,则是我们每个纳税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税收筹划论文14
1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筹划
1.1折旧方法的选用须以不与税法相冲突为前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有很多种: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选择哪种折旧方法合理,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固定资产实现利益的方式,合理地选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这四种可选方法与税法中的规定相同。企业在选用折旧方法时受到税收法规上的严格限制,而符合条件具备加速折旧资格的,也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规规定,按程序进行申请和报批。
1.2必须考虑税制因素对折旧政策的影响
一方面,在比例税率一定的情况下,应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延缓交税时间来获取时间的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前期折旧额增加,缩短了折旧年限,缩短成本收回时间,从而使成本费用前移,前期会计利润后移,推迟了税款缴纳时间。通过比较可得出:增量收益最大的折旧方法依次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法。另一方面,在比利税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计算分析不同的折旧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于延缓税负多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往往小于延缓税负所增加的税收额,此时,应选择直线折旧法。如果后期增加的税负小于延缓纳税所获得的资金时间价值,那么应选择加速折旧法来缩短折旧年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