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建筑工程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400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平时形成考核不规范、不彻底;
4.考试形式陈旧、方法单一;
5.考试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改革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应注重考试题型的灵活性和知识的应用性。
(2)突出实践考核,锻炼创新能力。
(3)逐步完善考核标准与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变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的考试方法,改善考试内容记忆性多,操作性少创新性少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已采用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理论性教学环节中,我们采取理论考试与职业技能训练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闭卷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常规题型进行;开卷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编制工程预决算的能力,通过学校现有的资源,把学生集中起来在考试中完成一套单层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题目难度,引导学生完成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写。考试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既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的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同时要求学生完成预算书,整个预算书涉及工程量计算、计价、计费部分,数据相辅相成,不在只是完成某一个题目或者某个知识点的内容考核,而是需要学生掌握读图、算量、查找量、套价、计费全过程。从而体现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考试,我们把图纸给出,数据通过表格给出,以填空的方式请学生把需要考核的部分内容填写完成。
(五)考核效果
由于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初次进行尝试,从全校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8个班级共500余人数中,抽取4个班约230人参加教改后的考试。主讲教师参与考试过程和改卷过程:学生大部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能力不错;但是在综合运用能力还有所欠缺。
本次考试改革的方法将在下年级全面推广。通过此次教改实践,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培训学生的对本门课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签订能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建筑工程索赔与结算能力;预算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工程造价新技术能力”。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我们将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实际,贴近市场,实现人才的“零距离”培养,最终形成全面顶岗就业能力,这将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洋,刘小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江西省科技出版社.20xx.8
2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 马楠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xx.01
3 建筑工程技术与计价》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作者: 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20xx
建筑工程论文6
1 建筑材料的供应与管理分析
1.1 建筑材料相关的规定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大多数的建材使用都有文件规定,比如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这个文件里面对建筑工程需要的钢材、水泥以及混凝土和砂石等等采取备案证明的管理方式。依据文件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部要对每天载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的综合台账》,需要相关单位签字,要求交易数量务必要覆盖实际使用量。
1.2 调查市场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生产经营厂商进行考察、调研,主要是对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种手续是否齐全进行检查,其次就是对生产企业的规模以及经营观念、销售业绩以及售后服务等的调查,最后,就是要看该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看其是否具有国家或者是该行业的相关产品质量认证,在材料质量方面,看其在同类产品当中所占的档次。
我们对建筑材料的不断调查、了解获取更加准确、细致且全面的材料信息。通常情况下,只有质量真正过硬的材料,才能得到整个建筑界的认可,人们会自动筛选,使劣质量的材料逐步被淘汰,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才能选择出那些质量过硬、价格优廉、符合相关标准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