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建筑工程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400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 结语
总之,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土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材料管理,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切实落实责任,才能保证土建工程施工高质、高效完工。
建筑工程论文5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目前的考试方式相对比较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在识读构造、采用技术措施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较薄弱。本人通过实际深入的调研和教学实践,把本课程考核标准和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用考试改革来引导课程教学改革,使考试能更好的为工程实践服务。通过考试改革培养出更多在建筑造价方面工作上手快,把理论知识能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的技术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计量与计价,考试改革,技术型人才
一、课程特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学生取得预算员岗位资格、造价员资格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建筑产品的实物形态在其建造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在价值规律指导下建筑产品造价的构成因素,涉及较广泛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经济学科。设置该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介绍预算定额、工程造价的确定和工程量计算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建设高水平的课程,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认真抓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把整个教研室培养成能打硬仗的队伍。
教师都应该参加一线教学工作和兼职参加工程实践。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参加工程实践外,为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还应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和理论水平。年轻教师在上讲台之前都到工地参加工程实际锻炼,在工程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水平,这将为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改革
1.改革更新教学内容,面向工程咨询、工程施工一线,把最新管理规范、管理技术引入教学。
根据学院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把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软件和最新的法律法规及时引入教学当中,通过课堂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前沿知识讲座、现场实习、课外兴趣小组,使学生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最新知识,毕业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最新需要。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
针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课程组老师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推行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除了主讲教师课堂上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外,还组织学生团队上讲台交流、预算软件操作、安排教学参观、利用小组集中现场实习、项目导向性教学、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社会咨询服务等方式,理论结合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研产结合、相互促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科研促教学是近几年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本学科主讲教师科研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常深入工程现场,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并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建立和发展实践基地等手段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新颖、生动具体,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毕业生就业于造价咨询单位、生产第一线的施工单位等,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用科研成果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一)现状
1.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题目过多,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2.忽视实践环节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